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赵平甫幽居八操》系列之一的“竹斋操”。在诗中,诗人以竹为喻,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赞美与向往。
“客来何闻,客去何嗔”,这两句描绘了竹子在面对外界变化时的平静态度。无论是客人来访还是离去,竹子都不为所动,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这象征着君子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左右前后惟此君”,这里的“此君”指的是竹子,诗人通过这句话强调了竹子在周围环境中的独特地位。无论是在风中摇曳还是在阳光下挺立,竹子始终独立于世,不受外界影响,象征着君子的独立人格和高尚品质。
“德不孤,必有邻”,这是孔子的一句名言,意为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在这里,诗人将这句话融入到对竹子的描述中,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君子)的道德魅力能够吸引同样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的群体。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竹子(君子)的高洁品质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