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查约的《秋暮登岱》描绘了秋末冬初时节,诗人登临泰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
首句“龙峪危峰逼”,以“龙峪”象征泰山的雄伟,用“危峰逼”三字生动地刻画出山峰之高峻,仿佛要触及苍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天门古殿开”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想象中天门洞开,古殿巍然,既展现了泰山的神秘与庄严,也暗示了泰山作为五岳之首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
接着,“月华秋气爽,日观海潮回”两句,通过对比秋夜的宁静与白天的壮观,描绘了一幅从月光下的静谧到日出时的壮丽景象,月华如水,秋气清爽,而日出时的海潮仿佛又回到了大海的怀抱,充满了动态美与时间流转的哲思。
“地向皇都迥,山迎曲阜来”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泰山置于更宏大的历史地理背景之中,它不仅连接着遥远的皇都,还迎接来自曲阜的文化气息,体现了泰山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象征的地位。
最后,“登临何限意,极目凤凰台”表达了诗人站在泰山之巅,心中涌动的无限感慨与遐想,仿佛能望见远方的凤凰台,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在欣赏壮丽景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深邃的思考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