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黄端明寿诗以伫期三入后一品见玄孙为韵(其一)

英声久飞扬,寰海共倾伫。

学者仰泰山,苍生待霖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翻译

英声长久以来在世间回荡
全世界的人都期待着它的来临

注释

英声:指杰出人物或优秀思想的声音。
寰海:全世界,海洋和陆地的总称。
倾伫:全神贯注地期待。
学者:学术界的人士,有学问的人。
泰山:比喻崇高的地位或伟大的人格。
苍生:泛指百姓,人民。
霖雨:连绵的大雨,常用来比喻恩泽普降。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沆所作,属于五言绝句。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品德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黄端明寿(可能是一位官员或尊长者)深厚的敬意及祝福之情。

首句“英声久飞扬”中,“英声”指的是美好的名声或声音,而“久飞扬”则表示这种美好持续很长时间,广为人知。整句话表达了对黄端明寿德高望重的赞誉。

次句“寰海共倾伫”中的“寰海”,意指四方海内,即全国或天下,而“共倾伫”则形容人们都倾心向往,仰慕不已。这里强调黄端明寿的声望和影响力遍及整个国家。

第三句“学者仰泰山”中,“学者”指的是读书人或有学问之士,而“仰泰山”则喻示人们像仰望泰山一样敬重黄端明寿,泰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末句“苍生待霖雨”中,“苍生”指的是广大众生或万物,而“待霖雨”则比喻人们期待像甘霖细雨一样的恩泽。这里作者表达了对黄端明寿期盼他能如春风化雨般普施恩惠于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景象与人物品德的结合,展现了李沆对黄端明寿深深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上黄端明寿诗以伫期三入后一品见玄孙为韵(其七)

温旨再褒荣,王人就咨谂。

早晚诏公归,馀波润群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寝]韵

上黄端明寿诗以伫期三入后一品见玄孙为韵(其八)

骨秀类天人,神清若岩电。

寿与山岳齐,造物兹可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

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

常瞻南极画图中,寿相偏宜九节筇。

珍重阿戎来寄我,惭无林下老仙风。

形式: 七言绝句

山台

蜡屐恣幽寻,未能得其要。

登临一放目,千峰供俎豆。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