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洞

开元年中关辅旱,灵岳神祠祷几遍。

少监冯生能画龙,明皂命试新池殿。

落笔婉蜒势未已,素鬣冰鳞湿如洗。

池波汹涌雷电惊,云气之门白龙起。

吾观冯岂作霖人,画龙能雨疑有神。

深山大泽多窟穴,不应杳眇不似真。

澄江接海连空白,泓深当是神龙宅。

螭虬狡狯非其伦,河伯江妃敢驱役。

霜锁烟关昼不开,时倾膏雨苏民灾。

一炉香火动诚意,风马云车天际来。

吾闻泽国多水患,淮甸地乾多苦旱。

愿均神力遍四方,无令水旱常相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白龙洞》由宋代诗人袁默所作,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白龙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神灵的虔诚。诗中以“开元年”开篇,巧妙地将历史背景融入自然景观的描述之中,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灵岳神祠祷几遍”,开篇即点出古人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与祈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观念。接着,“少监冯生能画龙”引出画家冯生,通过“落笔婉蜒势未已”、“素鬣冰鳞湿如洗”的细腻描绘,展现出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龙这一神话生物的深刻理解。

“池波汹涌雷电惊,云气之门白龙起”,通过动态的场景转换,将画面推向高潮,白龙从池中腾空而起,仿佛与雷电、云气交织,赋予了作品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神秘色彩。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艺术创作能够激发并反映这种内在的力量。

“吾观冯岂作霖人,画龙能雨疑有神”,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艺术与自然、神灵之间的微妙联系,认为画家冯生不仅技艺高超,其作品甚至具有了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能够引发降雨,这不仅是对画家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对艺术与自然、信仰之间深层关系的探索。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深山大泽多窟穴”、“不应杳眇不似真”等诗句,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艺术作品对于真实自然的再现与超越。同时,通过“澄江接海连空白,泓深当是神龙宅”等描绘,构建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图,进一步强化了人与自然、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最后,“螭虬狡狯非其伦,河伯江妃敢驱役”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白龙作为神灵的威严与独特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秩序的尊重与向往。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对艺术、信仰、自然秩序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想象的世界,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收录诗词(13)

袁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秦望山

海上仙山与凡绝,迢迢弱水不可涉。

鸷膺蜂准岂不知,长生不死心未灭。

雄伯关中亦一时,并吞六国犹指挥。

白矜功德愚黔黎,驱山塞海疑有之。

吾闻卢生言,辟恶真人至。

又闻徐市言,蓬莱药可致。

愿捕巨鱼连弩射,史迁记此不及彼,古老相传恐真是。

岷峨一夜失崔嵬,峨耳山从蜀道来。

嗟乎六丁汝狂斐,区区为役长城鬼。

形式: 古风

句(其一)

高标远韵果何处,宜在小沼浮荷花。

形式: 押[麻]韵

句(其二)

吴家风情所中欲,但欠乌贼并虾蟆。

形式: 押[麻]韵

句(其三)

劳生多故今老矣,览照飘然双鬓华。

形式: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