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子昂摹唐人二戏马驹

我尝远过燕山北,树木已无草一色。

骐骥骅骝动万匹,互齧交蹄戏跳踯。

谁欤画此双名驹,似斗非斗相嬉娱。

唐人遗迹赵子摹,善书善画今代无。

善书突过元章米,善画追还伯时李。

先画后书此一纸,咫尺之间兼二美。

元章伯时两人合一人,愧我一诗难写两人真。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曾远游至燕山之北,只见树木,不见青草。
骏马成群,互相啃咬蹄子,欢快地跳跃嬉戏。
是谁绘制了这对名叫的马匹,看似争斗,实则游戏。
唐代的遗迹,赵子摹的画作,书法与绘画都出色,世间罕见。
他的书法超越元章米芾,绘画技艺追及伯时李公麟。
这幅画上,他先画后书,将书法与绘画之美融合在一尺之地。
元章和伯时的才华仿佛合一于一人,我的诗难以完全描绘他们的双重艺术。

注释

燕山:古代山脉,这里指北方地区。
草一色:形容一片绿色。
骐骥骅骝:骏马的两种名称。
互齧:互相咬嚼。
善书:擅长书法。
元章米:元章指米芾,宋代著名书法家。
伯时李:伯时指李公麟,宋代著名画家。
咫尺之间:形容距离很近。
愧我:诗人自谦之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远行至燕山之北,只见树木变色,而草地则是一片枯黄。画中骏马奔驰,万匹相互戏耍,宛如斗志非斗,却又嬉戏无穷。这幅画作出自赵子昂之手,他不仅书法超群,绘画亦是当代难以企及的高手。诗中提到的善书善画者,元章米、伯时李,皆是唐代的艺术大家,而赵子昂在书画方面更是超过了他们。在这张纸上,先绘后书,两种艺术达到了顶峰,一尺之地便蕴含了双重美感。诗人将元章米、伯时李比作一人,感到自己的诗歌难以表达出两人实质的风采。

整首诗通过对赵子昂画艺的赞颂,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对于唐代艺术成就的怀念和尊崇,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自身对于书画艺术的深厚情感和高超鉴赏能力。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题赵继孙拙斋

曾颜得圣传,何谓鲁与愚。

外察若不足,内朗实有馀。

择树鹊巢高,罥虫蛛网虚。

曲士挟小智,岂不雄里闾。

之子息机心,抱瓮灌园蔬。

晚食足当肉,贲趾宁舍车。

九卿彼四至,恶名垂简书。

天孙夜乞灵,悔不伾文疏。

众人笑我拙,囊萤披蠹鱼。

我亦笑尔巧,技止黔之驴。

形式: 古风

题赵循老立斋

是身犹厦屋,下栋乃上宇。

一旦贺燕雀,千关庇风雨。

轮奂易翚飞,难致础上柱。

桓楹一以植,次第万厥户。

尼父早志学,更加岁十五。

生知幼至壮,始以此自许。

父师宿培壅,忍作籧篨俯。

贞固躯峙干,幸不夷左股。

立斯以行斯,万里在接武。

务本果焉赖,肠书饱撑拄。

形式: 古风

清衣洞天歌为王卧云平章作

缑山仙人玉皇客,鹤背吹笙游紫极。

天风万里下吴云,具区东头驻灵迹。

清衣之洞何神奇,洞里有天人莫窥。

瑶华一径香掩冉,琪树万株光陆离。

嵯峨石坛高几许,上通阊阖闻天语。

铿锵璈磬激冷风,摇曳旌旗翻玉宇。

是时仙人挥白羽,辟侣青衣进歌舞。

唯有蹁跹萼绿华,金液行杯擗麟脯。

交梨火枣空纷拿,春光偏著蟠桃华。

仙人醉来虬髯紫,手为白日推龙车。

龙车烛天行不巳,玉皇乘龙见之喜。

敕将大药饮仙人,寿与天地相终始。

仙人昔者忧黎元,伏剑上马安东藩。

功成欲伴赤松子,笑傲林壑娱晨昏。

玄洲从来限弱水,武陵无路通桃源。

何如此洞在人世,只尺异境移昆崙。

苍龙东飞虎西跃,一神摄之令护宅。

是中妙用合元符,歘忽凌空生羽翮。

独怜海客非仙材,乘涛远跨长鲸来。

愿得还丹蜕凡骨,九霞光里观琼台。

形式: 古风

题唐师善洪崖图

太白尚不识,洪崖焉肯来。

一蹇五獠奴,奸人之所为。

得非成方遂,独无隽不疑。

至今好仙者,犹为图画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