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所作的《送某还义乌营母太夫人葬》。诗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母亲归葬义乌营的情景,充满了对母亲的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何事登堂慰伯俞,空闱一拜旧罗襦。”以伯俞的故事暗喻,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伯俞是古代孝子的典范,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空闱一拜,旧罗襦的描述,既展现了对母亲往日生活的回忆,也蕴含着对母亲去世后的哀痛。
颔联“白杨风急吹萱草,鸿雁天寒泣孝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白杨树在疾风中摇曳,萱草随风飘动,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离别的痛苦。鸿雁南飞,天寒地冻,孝乌哀鸣,这些意象都寓意着对逝去母亲的哀悼和怀念。
颈联“玉帐珥貂身暂远,瑶台遗蜕手亲扶。”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母亲的去世比作从玉帐(宫殿)到瑶台(仙境),身体暂时远离人间,而诗人亲自扶持着母亲的遗体,表达了对母亲离去的不舍和亲自料理后事的深情。
尾联“祥芝定发金华岭,雪遍梅花隐绛趺。”以金华岭上的祥芝和梅花为背景,预示着母亲的安息之地将充满祥瑞之气。雪覆盖的梅花,隐含着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来世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母亲去世的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