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疾中喜谢尊师自南岳来相里秀才自京至

闲堂昼卧眼初开,强起徐行绕砌苔。

鹤氅人从衡岳至,鹑衣客自洛阳来。

坐闻邻树栖幽鸟,吟觉江云发早雷。

西笑东游此相别,两途消息待谁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静谧的厅堂白天小憩后睁开眼,勉强起身慢慢行走绕过长满青苔的台阶。
穿着鹤氅的高士从衡山而来,穿着粗布衣的客人自洛阳而至。
坐着时听到邻近的树上栖息着幽静的鸟儿,吟诗时察觉到江面上云层中传来清晨的雷声。
在此我们相别,我西笑你东游,两条路的消息等待何人带回。

注释

闲堂:安静的厅堂。
昼卧:白天小睡。
眼初开:刚睁开眼睛。
强起:勉强起床。
徐行:慢慢行走。
砌苔:台阶上的青苔。
鹤氅:一种用鸟羽制成的外套,古代高士常穿。
人从衡岳至:有人从衡山来。
鹑衣:破旧的衣裳,比喻穿着简朴。
客自洛阳来:客人从洛阳而来。
坐闻:坐着时听到。
邻树:邻近的树木。
栖幽鸟:栖息着幽静的鸟儿。
吟觉:吟诗时察觉到。
江云发早雷:江面上云层中传来清晨的雷声。
西笑东游:我向西笑你向东游,比喻各奔前程。
此相别:在这里相互告别。
两途:两条路,指各自的道路。
消息待谁回:等待谁带回彼此的讯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悠闲的午后从睡梦中醒来,勉强起身缓慢地走动,绕过庭院中的苔藓。诗人提到有人从衡山而来,有客自洛阳至,此处展现了一种静谧安详的生活场景。

接着,诗人描述自己坐在家中,听到邻近树木间隐藏着的鸟儿鸣叫,心中暗觉江云在清晨即已汇聚成雷。此刻,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自然环境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最后两句“西笑东游此相别,两途消息待谁回。”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他们分属东西两个方向,分别继续各自的旅程,而关于彼此的情况,只能等待着往返于两地之间的人带来消息。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中离别场景的一种描写,也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无常和对未知的期待。

诗中的意境淡雅,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自然写照,展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慨。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荆门病中雨后书怀寄幕中知己

病根翻作忆山劳,一雨聊堪浣郁陶。

心白未能忘水月,眼青独得见秋毫。

蝉声晚簇枝枝急,云影晴分片片高。

还忆赤松兄弟否,别来应见鹤衣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荆门病中寄怀贯微上人

我衰君亦老,相忆更何言。

除泥安禅力,难医必死根。

梅寒争雪彩,日冷让冰痕。

早晚东归去,同寻入石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荆门寄怀章供奉兼呈幕中知己

紫衣居贵上,青衲老关中。

事佛门相似,朝天路不同。

神凝无恶梦,诗澹老真风。

闻道知音在,官高信莫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荆门寄沈彬

罢趋明圣懒从知,鹤氅缡褷遂性披。

道有静君堪托迹,诗无贤子拟传谁。

松声白日边行止,日影红霞里梦思。

珍重两篇千里达,去年江上雪飞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