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气爽高秋天地清,方诸应候百川平。

寒摇梦泽流云影,冷浸潇湘夜月明。

一色混涵连碧落,三山浩渺接蓬瀛。

那堪极目蒹葭外,忽漫怀人感自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秋水》描绘了秋天水面上的壮丽景象,诗人冯大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水天一色的辽阔与宁静。

首句“气爽高秋天地清”点明了时节与环境,秋高气爽,天地间一片清新,为全诗奠定了清朗的基调。接下来,“方诸应候百川平”一句,运用了古代神话中的方诸(传说中的一种海神)来象征秋天的节令,同时描绘了百川归海、水面平静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秋水的宁静之美。

“寒摇梦泽流云影,冷浸潇湘夜月明”两句,通过“梦泽”和“潇湘”这两个富有诗意的地名,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寒风摇动着梦泽的云影,冷月浸润着潇湘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清冷的氛围,使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意境。

“一色混涵连碧落,三山浩渺接蓬瀛”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水面上的景色与天空、仙山相连接,形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图。碧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水面融为一体,仿佛连通了仙境,充满了超凡脱俗的韵味。

最后,“那堪极目蒹葭外,忽漫怀人感自生”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在广阔的水面上极目远望,思绪不禁飘向远方,引发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使得整个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秋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了秋天水面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36)

冯大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中九日

帝城佳节又重阳,聊为登临一望乡。

万里高秋来爽气,千山寒碧洗浓妆。

丹枫江上飘霜冷,黄菊尊前对酒芳。

正忆茱萸兄弟会,忽惊归雁两三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将出都门和沈王见怀韵

平台趿履忆当年,榆荚杨花四月天。

授简总惭枚叔赋,耽诗独记楚王贤。

寒嘶匹马春明外,晴落孤鸿魏阙前。

南去虔州千万里,蓟门章水各风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丁酉再告

多病年来不耐官,柴门柳色意中看。

偏于莼菜思张翰,自分围棋老谢安。

长日生涯惟点易,故人书问且加餐。

画溪烟雨春蓑绿,重与君王乞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李脩吾转南祠部

见说君王已赐环,金陵亦在五云间。

两都争识神仙吏,三礼仍居侍从班。

伏枕乡心悬碣石,挂帆秋色照钟山。

谢公墩上重回首,绝代风流尚可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