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转运诸公登华不注绝顶

中天紫气抱香垆,复道金舆落帝都。

二水遥分清渚下,一峰深注白云孤。

岱宗风雨通来往,海色楼台入有无。

不是登高能赋客,谁堪洒酒向平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不注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首联“中天紫气抱香垆,复道金舆落帝都”以夸张的手法,将华不注山置于天地之中,紫气环绕,仿佛是帝王出行的象征,金黄色的车驾降落在这座山中,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颔联“二水遥分清渚下,一峰深注白云孤”则转向对山景的细腻描绘。二水在远处分流,清渚映衬着山色,一峰独立于云雾之中,显得格外孤独而静谧。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山川之美和自然之静。

颈联“岱宗风雨通来往,海色楼台入有无”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华不注山与更广阔的自然景象联系起来。风雨中的泰山与华不注山相呼应,海色与楼台交织在一起,虚实相生,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尾联“不是登高能赋客,谁堪洒酒向平无”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只有那些能够登高赋诗的人,才能理解并表达这种自然美景的深意;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只能默默欣赏,难以传达其全部韵味。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能与之共鸣者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不注山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魏使君过宿鲍山山楼分赋

层楼风雨一登临,把酒重论十载心。

楚客岂须疑白璧,鲍山堪自见黄金。

褰帷上国风霜满,伏枕中原日月深。

忽忆明光曾共被,那知萍梗到于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使君重过山楼分赋得空字

使君千骑入从东,此日登临作赋雄。

树杪平湖元在地,檐前叠嶂半浮空。

烟霞色借双轓动,牛斗光摇一剑通。

自入鹿门常谢客,谁能浊酒过庞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魏使君扶侍游太山

中天詄荡敞天门,上帝楼台拱帝孙。

五马并临吴观重,诸峰独让丈人尊。

秦松忽借苍颜驻,海日遥衔紫气屯。

可道黄河看似带,须知西北是昆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李伯承谪亳州

十载风流宠汉庭,一时才子见漂零。

便从天上来真气,纵落人间亦客星。

肯惜阳春回绿绮,自愁明月按青萍。

江湖我辈堪犹若,差可扁舟问独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