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三首(其三)

经秋春蕙叹时过,归卧南窗竹一坡。

世味甚轻贪欲少,交情稍重怨恩多。

羞从绿酒看霜剑,悔把青灯误雨蓑。

技痒未能忘习气,新诗写罢更长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的《杂兴三首》之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感悟与自我反思。

首句“经秋春蕙叹时过”,诗人以秋去春来,时光流转,象征着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这里的“叹时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

“归卧南窗竹一坡”,描述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选择在南窗下,面对一片竹林,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世味甚轻贪欲少,交情稍重怨恩多”,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世间的诱惑虽多,但自己的欲望相对较少,说明他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的享受。同时,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超过对怨恨的在意,体现了诗人对真诚友谊的珍视和对人际交往中负面情绪的淡然态度。

“羞从绿酒看霜剑,悔把青灯误雨蓑”,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他后悔自己曾沉迷于酒色,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也后悔因追求某种生活状态而错过了其他重要的事情。这里既有对过往错误的自责,也有对当下生活的重新审视和调整。

“技痒未能忘习气,新诗写罢更长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有改变的意愿,但旧习难改,即使创作了新的诗歌,心中仍不免有长歌当哭的冲动。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自我提升的渴望,也有一丝无奈和自我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个人经历、社会现象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神仙

扰扰争趋陌路尘,好閒平地即蓬瀛。

青羊石化紫烟客,白鹤松成老树精。

夹岸碧桃春水阔,满山落叶暮云横。

神仙不用寻行迹,只向渔樵混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当年知己晋参军,画手分传老可文。

碎影贴金初得月,寒梢耸翠欲干云。

平生自是轻馀子,一日那能无此君。

解为南风却炎暑,拟封清渭答殊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夜坐二首(其一)

人间无处避红炉,急扫风轩醉一壶。

泉冷月涵沉水璧,荷香雨跳走盘珠。

神游曾到清凉境,幽讨如横绿野图。

醉发醒松吟骨耸,从人笑绝道诗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夜坐二首(其二)

呼奴薙草火攻蚊,与客高谈到夜深。

风辨雌雄分别想,岁占牡牝喜嗔心。

尘生渴肺须狂饮,寒耸诗肩更苦吟。

秋色满怀人不寐,坐看落月与横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