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期在外服役的青年在归乡后的悠闲生活状态。首联“少年湖海误加鞭,久戍归欤暂息肩。”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年轻时因误入江湖而远赴他乡,经历了长时间的戍守生涯后,终于有机会回到故乡,得以暂时放下沉重的负担。这种从忙碌与疲惫中解脱出来的心情,通过“暂息肩”这一细节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颔联“时有故山来梦里,更无愁绪到吟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到,虽然身处故乡,但心中仍时常怀念那遥远的故山,仿佛它在梦中陪伴着自己。同时,他强调自己内心已无愁绪,即便是吟诗作对这样的文人雅事,也未能触动心中的忧愁,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颈联“晨餐全仰数畦菜,岁计尤逋二顷田。”转而描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依靠几畦菜地为生,一年的收成仅够维持基本生活,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与上文的“暂息肩”相呼应,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适应。通过“逋”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土地的依赖以及对自然生活的依赖感。
尾联“闲倚瘦筇长啸处,此身疑是结绳前。”最后两句将诗人的形象刻画得更为鲜明。他悠闲地倚靠在细瘦的竹杖上,放声长啸,仿佛回到了原始社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繁忙到平静、从忧虑到释然的心路历程,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