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枝头挑着祖师禅,走遍三千与大千。
又被草鞋勾引去,善财游处弄云烟。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描绘了一位长老在修行之路上的境遇与心境。首句“枝头挑着祖师禅”形象地展现了长老在修行中对禅宗智慧的执着追求,犹如在枝头挑起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接着,“走遍三千与大千”则表达了长老行脚四方,不畏艰难险阻,广泛求法的精神,三千与大千象征了广阔的世界和无尽的佛法。
然而,正当长老在修行之路上不断前进时,“又被草鞋勾引去”,这句看似矛盾,实则蕴含深意。草鞋在这里既是长老行脚的工具,也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日常琐事或世俗牵绊,它们可能诱惑或阻碍修行者前进。善财童子的故事被巧妙地引用,善财游处弄云烟,意味着即使面对诱惑,长老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如同云烟般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手法,展现了长老在修行道路上的坚定与智慧,以及如何在面对诱惑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它不仅反映了禅宗修行的深刻哲理,也体现了诗人对长老高尚品质的赞美与敬仰。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春色集檐楹,今朝兴倍生。
一樽谁与共,促驾有豪英。
昔侍先君官四明,往来皆向此中行。
昊天欲报嗟何及,空对小屏无限情。
万顷红蕖照落晖,五云门外贺家池。
别来无复当时兴,二十四年空自知。
古堰横空舟楫回,曹娥江上候潮来。
全家弥月寒光里,日日鲜鳞醉泼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