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崩崖突兀瞰飞流,有客携壶到上头。

风劲角传孤堞晚,月明潮涌大江秋。

当年谁惜朱英去,此地空因黄歇留。

我醉长吟踞鹅鼻,青枫白露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历史感。首联“崩崖突兀瞰飞流,有客携壶到上头”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黄山险峻的山势与瀑布的壮观景象,仿佛一位友人带着酒壶登上了山顶,享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颔联“风劲角传孤堞晚,月明潮涌大江秋”则通过风声、城墙、月色和江潮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阔的秋夜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颈联“当年谁惜朱英去,此地空因黄歇留”转而抒发历史的感慨,提及古代人物黄歇(即春申君),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与惋惜,同时也暗示了黄山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迭。

尾联“我醉长吟踞鹅鼻,青枫白露不胜愁”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醉意中吟唱,站立于鹅鼻之上,面对着青枫与白露,诗人的情感似乎达到了高潮,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山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历史的厚重与诗人的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

徐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同友人自黄山席帽峰游石湾至鹅鼻北登君山望江楼

黄鸟唤春江上还,载酒共踏城东山。

披云过山麓,笑指两石湾。

石湾何嵯岈,猿鸟巢穴乎其间。

上有古藤老树飒萦绕,下有奔湍激浪喧回环。

我来临眺复何有,怪石蟠拿剧奇丑。

颠风卷江江欲翻,狂波撼山山欲走。

须臾风足厓谷凉,江如浮练凝清光。

苔石杂坐共举觞,独鹤远剪江天长。

一抹晚霞明未敛,澄波倒映红于染。

西北苍茫杳霭中,隐约金焦烟两点。

兴酣觅句酒未醒,振衣鹅鼻风泠泠。

崖阴或逢豺虎迹,水气忽带蛟龙腥。

下临无地深不测,前对君山净如拭。

穿花拂柳野径通,仰望江楼更攀陟。

醉倚危栏亦壮哉,岷涛万里晴光开。

涛声澎拜向东注,山势嵲屼从西来。

斜阳澹映沙头树,极目遥空烟水暮。

曾开沧海有蓬莱,我欲杨帆从此去。

形式: 古风

过月城桥

淡云深雾景初昏,短棹飘然破浪痕。

废垒尚寻烟际树,平桥还傍水边村。

渔人待月争悬网,沽客提壶独叩门。

可怪邻舟谁按笛,一声子夜易销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观虎跑泉

春风习习天始晴,山光四照芙蓉城。

诗人宁许俗务萦,寻幽访古不计程。

来兹定陵疑蓬瀛,白云野鹤频相迎。

一泓遥隔闻铮铮,峰回渐讶琴筑声。

高僧飞锡人鬼惊,当年伏虎不使行。

虎跑泉出旧得名,须知犹异不日成。

泠泠至今千载清,光涵万象常自明。

相看彻底如晶莹,久之渐觉移我情。

从人共结物外盟,吾侪如鸟求友生。

新诗自己还自鸣,阳崖阴岭茶始萌。

古刹幸有三足铛,清腴不减烹琼英。

山僧为之四座倾,俗肠尽涤忘利名。

尘缘自觉浮云轻,清风两腋时时生。

满怀清气何所营,中泠第一有定评。

斯泉流品应可赓,爱之不敢濯我缨。

他年来此筑两楹,沧浪一勺谁能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自宝苍庵同健上人过双林庵

径转如无尽,山行岂厌深。

过桥行一里,访寺得双林。

云淡往来迹,潭空今古心。

不逢僧指点,胜地杳难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