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其二)十五夜,用宋祁韵

烟花开紫陌,家家绣户,华灯悬早。

上苑东风,吹到郊原细草。

烧遍旗亭绛蜡,弄春色、冰澌芳沼。楼阁悄。

何人深院,新妆偏巧。

一樽散遣闲情,招词客南皮,逢场欢笑。

箫鼓西邻,助我月中清眺。

待得酒阑烛烬,喜自有、寒花相照。金勒杳。

游人画桥多少。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玉漏迟·其二》描绘了十五夜晚繁华而静谧的景象。"烟花开紫陌",以烟花盛开的紫陌为背景,展现出节日的热闹气氛。"家家绣户,华灯悬早",细致描绘了家家户户挂起华丽灯笼的场景,显出节日的喜庆。

"上苑东风,吹到郊原细草",东风轻轻吹过皇家园林,带走了春天的气息,连带到郊外的田野,使得小草也沾染了春意。"烧遍旗亭绛蜡,弄春色、冰澌芳沼",形容蜡烛燃烧的红光照亮了旗亭,映照在冰消雪融的池塘边,景色优美。

"楼阁悄。何人深院,新妆偏巧",寂静的楼阁中,不知是谁家女子精心打扮,增添了几分夜色的韵味。接下来,诗人转向聚会的欢乐:“一樽散遣闲情,招词客南皮,逢场欢笑”,借酒浇愁,邀请文人墨客共度良宵,笑声连连。

"箫鼓西邻,助我月中清眺",悠扬的箫鼓声从西邻传来,增添了月夜的雅致,诗人与朋友们在月光下欣赏美景。"待得酒阑烛烬,喜自有、寒花相照",直至夜深人散,只有冷艳的花朵陪伴,更显寂寥之美。

最后,"金勒杳。游人画桥多少",以游人的稀疏和画桥的静默,收束全篇,留下对繁华落尽后的淡淡遗憾和对人间烟火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十五夜的繁华与宁静,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个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407)

梁清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瑶台第一层.江亭宴集

万里羊城今咫尺,飞帆幕府留。

舣舟三水,帘开珠箔,幢拥清油。

海天烟暖,瘴岭客来,一洗羁愁。

喜春早,正红生亭榭,绿满汀洲。朋俦。

主人情重,凤笙龙笛夜啁啾。

尉佗台畔,田横岛外,半醉江楼。

对蛮方节钺,把手处,头鬓霜稠。

转歌喉,问谁占星使,到自神州。

形式: 词牌: 瑶台第一层 押[尤]韵

玉烛新.乙酉元日

雪晴开曙早。看遍布王正,条风拂晓。

轻烟丽日,椒觞暖、共说丰年佳兆。

春衣儿女,喜得岁、樽前频绕。

山中卧,击壤清时,追随牧童村老。

回思当日先皇,正颁赐天厨,云和缥渺。

大酺同庆,陪鸳鹭、每近龙颜欢笑。

孤臣无状,此际包容非小。

今何幸,放逐沧浪,尚安覆帱。

形式: 词牌: 玉烛新

水调歌头(其一)寄怀王敬哉宗伯

椒酒催残腊,綵胜斗新妍。

回首青门分袂、离别再经年。

遥想柳堂深处,春夕烧灯嘉会,酬和白云篇。

记忆山中客,频为寄鱼笺。香一缕,书数卷,只高眠。

当时忝窃师门,同学又同官。

君近九重天上,我在北潭池畔。相望各风烟。

何日重携手,身健且加餐。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春夜郝雪海侍御自都门还,过邸中

把袂东风里,斜日驻青骢。

携来天上春色、慰我客途穷。

夜话旧游燕市,惆怅河山已邈,聚散酒垆中。

抵掌论今古,尘世几英雄。剪银烛,歌白雪,调谁同。

怜君国士,十载蓑笠尚飘蓬。

犹是当年河朔,慷慨风流未坠,领袖有诸公。

且共樽前醉,心事托飞鸿。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