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易送陈晟谋仕

行路易,行路易,方寸中閒是天地。

诗书能生万里翼,一出门外风云起。

彼水马儿如江河,彼醯鸡辈知瓮耳。

汝今此行有足行,我为之喜非徒喜。

先生在前充安公,后学在侧太初子。

如舟顺流帆佐使,如辕欲南车有指。

有文举表人已羡,入夫子门谁敢议。

机会来时非偶然,功名发轫斯可矣。

岂知我,犹望汝,谦以养高勿自高,虚以求是勿自是。

觅慈湖,拜象山,不见了翁愧程氏。

终为巍巍大儒宗,可是录录常流士。

自顾衰景薄下舂,聊写苦语累行李。

行路易,行路易,易处有难从此始,试深思之有馀味。

形式: 古风

翻译

行走轻松,行走轻松,心中有天地宽广。
读书能展翅千里,一旦出门,风云变幻。
那些小人物如江河中的水马,醋坛里的醯鸡只知局限。
你这次出行,足以为傲,我为此欣喜,并非仅是表面的欢喜。
先生走在前面,如同安定的公仆,后辈在侧,如太初的学子。
如同船顺流而行,风帆助航,如同驾车向南,有明确的方向。
有文采的人已令人羡慕,进入孔子之门,谁还敢妄议。
良机来临并非偶然,功成名就,此刻正当其时。
岂料我,仍期待你,谦逊以提升自我,虚心以探求真理。
寻找慈湖,拜谒象山,不见先贤,我深感惭愧。
终将成为伟大的儒家宗师,还是平凡的常流之士。
自感年华老去,写下这些苦言,附于行囊。
行走轻松,行走轻松,看似容易实则困难,深思其中,回味无穷。

注释

方寸:形容内心。
万里翼:比喻远大的志向。
风云起:比喻世事变化。
水马:比喻微不足道的人。
醯鸡: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足行:足以自豪的行为。
安公:指有德行的长者。
太初子:比喻初学者。
帆佐使:比喻辅助的力量。
慈湖:地名,可能指学问渊源。
象山:地名,可能指学术流派。
翁愧程氏:可能指对前辈的敬仰和愧疚。
录录:形容平凡。
衰景:衰老的景象。
下舂:比喻晚年时光。
行李:这里指诗文。

鉴赏

这首宋诗《行路易送陈晟谋仕》是陈著所作,表达了对朋友陈晟出仕之路的期许与告诫。诗中以“行路易”开篇,强调了行动的便捷,但同时也提醒陈晟要在内心保持宽广的天地,即诗书学问的滋养。诗人鼓励陈晟凭借诗书的力量展翅飞翔,暗示他将面临风云变幻的外部世界。

接着,诗人将陈比作江河中的水马,意指其才华横溢,又以醋瓶里的醯鸡比喻那些目光短浅之人,提醒陈要眼界开阔。诗人对陈的出仕充满期待,认为他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应对未来的挑战。

诗中提到“先生”和“后学”,象征着陈在学术上的地位和潜力,以及他将追随的师道传统。诗人鼓励陈像船顺流而行,有目标有方向,同时赞誉他的文章才华,暗示他将在学术界取得成就。

然而,诗人也告诫陈要谦虚谨慎,避免自满和固执己见,提倡学习慈湖、象山等大师的品格。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衰老之景感叹时光流逝,但仍不忘提点陈,希望他在仕途上步步高升,成为大儒典范,而非平庸之辈。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激励,又有教诲,富有哲理,体现了送别诗常见的寓意深远和关怀之情。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过梅山弟家

好景在西林,晴边取次寻。

路融山脉水,屋戴树毛阴。

动脚影为仆,举头天见心。

清风知酒病,吹我两衣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吴景年真赞

其容渊,其髯掀,其服野,其冠圜。

是谁笔之得其粗焉,孰若见君于此笔之外,而知君于此笔之前。

气以直而肆,神以藏而全。

付所无于自信,处所有如不然。

夫固欲谢吴楚之尘,而游戏乎羲皇之天也。

形式:

吾党与佛会

我惜苏子瞻,气豪天地隘。

雄文万斛泉,盛名表昭代。

自负学见道,欲涨欧阳派。

胡为所以学,先与本论背。

或者交浮屠,聊尔奚足怪。

何至敢昌言,前身五祖戒。

眉山世积善,老泉亦英迈。

脉络有自来,胚胎乃融会。

顾诬正大传,谓感非类秽。

胡鬼是吾亲,父与母安在。

痛哉复痛哉,不孝此为大。

本来中无主,恍惚求诸外。

一妄流到今,狂澜正澎湃。

人人说轮回,处处习夷呗。

有识或见讥,动以苏为解。

愚者不必责,可责在吾辈。

当时若遇吾夫子,鸣鼓攻之此其最。

形式: 古风

寿天宁寺主僧可举八十

□□□□□,化身千百亿。

应世来住山,谁是直翁直。

海眼□□脚,春心有铁脊。

阅历十五期,作为万分一。

洗尽旧氛□,□出新金碧。

层霄撼鼓钟,證明大功德。

法嗣镇别洲,澎湃好消息。

欢喜不闻声,赞叹自生福。

今日是何日,相庆开九秩。

我亦有偈言,自知非本色。

□凭南风便,吹入庄严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