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阴尽日黯无光,白骨纵纵横地霜。
真鞑未多多伪鞑,拒王不罪罪勤王。
昔持耒耜今兵革,人食糟糠马稻粱。
正似镬汤无冷处,年三十六死为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带来的荒凉与悲哀图景,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怀念。
"天阴尽日黯无光,白骨纵纵横地霜。" 这两句以阴沉的天气为背景,描绘出战场上白骨如霜,死者遍野的惨烈景象,展现了战争所带来的毁灭和死亡。
接下来的"真鞑未多多伪鞑,拒王不罪罪勤王。" 通过对真假鞑靼(一种古代民族)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愤慨和无奈,以及对统治者的质疑。
而在"昔持耒耜今兵革,人食糟糠马稻粱。" 中,诗人通过对农具与武器、粗劣食物与良好饲料的对比,强调了战争所带来的生活变迁和困顿。
最后,"正似镬汤无冷处,年三十六死为长。" 这两句以沸腾的镬汤(古代烹煮器具)比喻战乱之烈,再次强调了战争中生命易逝,年轻就死去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生与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于战争所带来后果的深刻忧虑。
不详
天乎多往事,老矣负初心。
病骨瘦又瘦,愁诗吟复吟。
一生空碌碌,万绿自森森。
多少关情处,支筇古树阴。
日入川原暝,风悲草木枯。
时逢迂孔氏,我自哭唐衢。
市有虎求食,村无鸡引雏。
乾坤空纳纳,何处著吾躯。
为爱江头月,回环宿鹭汀。
露浓如泼水,天淡欲无星。
树色依月黑,萤光出竹青。
夜深幽兴极,瘦影自伶俜。
何处啼鹃送落晖,江山信美不如归。
子期死矣今安有,元亮来兮昨已非。
世事悠悠春梦断,人才落落晓星稀。
白头老伴惟君在,安得相随绕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