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兄方剑华农部久参董军去岁言不见用今将赴蜀省其弟和斋刺史相见西安信宿而别赋二诗(其一)赠剑华

难得长安又日边,乱离樽酒一潸然。

愁吟玉垒浮云句,亲见铜驼堕棘年。

黄祖腹中终水石,朱公舟外自湖烟。

春芜十里城南路,肠断荥阳共祭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夏孙桐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表达了一位诗人与表兄分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联“难得长安又日边,乱离樽酒一潸然”,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情境,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秩序;“日边”则暗示着远离权力中心的无奈与失落。樽酒代表了聚会与欢愉,但在乱世之中,这样的相聚却充满了悲伤与泪水,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代的深切忧虑。

颔联“愁吟玉垒浮云句,亲见铜驼堕棘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玉垒浮云句,可能暗指杜甫《登楼》中的名句“玉垒浮云变古今”,借以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铜驼”则源自西晋末年洛阳铜驼街的典故,象征着繁华不再、国破家亡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眼前的荒凉,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颈联“黄祖腹中终水石,朱公舟外自湖烟”,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黄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与水石相关的故事可能是指其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或某种象征意义;朱公则是汉代的富商,与湖烟的联系可能寓意着财富与宁静生活的矛盾。这两句通过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个人追求与现实局限之间的冲突。

尾联“春芜十里城南路,肠断荥阳共祭篇”,描绘了离别场景。春芜十里,可能象征着离别的伤感与无尽的思念;城南路,指向具体的地理方位,强化了离别的实际性。荥阳共祭篇,可能指的是共同怀念或祭祀某人,表达了诗人与表兄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未来的不舍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历史沧桑感。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表兄方剑华农部久参董军去岁言不见用今将赴蜀省其弟和斋刺史相见西安信宿而别赋二诗(其二)寄和斋

使槎虚怅锦江烟,秦蜀云山万叠连。

出死亲朋无定地,浮生仕宦更由天。

政声喜听三巴外,牧圉惭依七校前。

今日升沈何处说,君平帘下问金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叔进亚蘧和诗相靳而怒余次韵解之

顾子诗才横八区,风情放诞如佚姝。

郑子覃思味古腴,珊珊骨相世所无。

菊芳兰秀并时作,两贤相厄剧甚恶。

俊谐虐谑争飙驰,供我抚掌一笑乐。

劝君绝口丧乱时,三匝谁得安栖枝。

愿君息心阿堵许,一片那为乾净土。

障面王公休避尘,杖策邓禹总笑人。

讵甘穴处类伏鼠,或复形势誇剪鹑。

来从牧圉我稍久,谨敛心魂苦相守。

春浅愁萦杜曲花,年荒味淡新丰酒。

千端万绪殊茫茫,浮云身外皆寻常。

宵起但看星斗炯,朝坐又厌尘沙黄。

人生有情谁遣此,空谷闻音辄相喜。

书少频烦送一瓻,句捷同应斗十纸。

东海鲁连良可师,解纷排难凭吾诗。

一邱之貉聊尔尔,奚论谁黠复谁痴。

形式: 古风

甲午岁散馆日者占余当外授陈留令言之甚决竟不验今阅八年典试粤东过之感赋

禾黍中原似掌平,先贤风俗有馀清。

折腰五斗平生负,笑煞书生禄命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过杞县

东楼旧封在,凭轼动遐思。

国备周三恪,城全秦一儿。

人烟古柳聚,风日野蝉移。

闻说壮哉县,今方重茧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