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镜铭》由宋代僧人释慧方所作,以镜为喻,阐述了深刻的哲理。诗中以“古菱花”为引子,象征着智慧与真理的镜子,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其本质不变。通过“演若倍瞻,仰山亲荐”描绘了人们在追求真理时的不同态度,有人盲目崇拜,有人谦卑学习。接着,“迷悟虽殊,寒光不变”强调了真理的恒定性,不论人们是否理解,真理之光永不改变。
“恶像弗祛,丽质奚羡”则告诫人们不应被表面的丑陋所迷惑,而应欣赏内在的美好。最后,“历照千差,肯随物转”表达了真理能够穿透各种复杂情况,不会被外界事物所左右。而“觑破前尘,是谁对面”则是对读者的启发,鼓励人们洞察过去,认清现实,面对真实的自我。
整首诗以镜为载体,寓言深刻,寓意丰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