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濂的《春日田园杂兴二首(其二)》描绘了春天里宁静而闲适的田园生活。首句“白发春添几许”,以白发象征岁月流逝,春天的到来并未减少诗人的年华之感,反而增添了几分人生的沧桑。接着,“碧云暮合万重”描绘了傍晚时分,层层叠叠的碧云聚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柴门延客看弈”写诗人邀请客人在简朴的柴门前对弈,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生活的恬淡。而“竹寺寻僧倚筇”则转向内心的寻求,诗人漫步竹林中的寺庙,寻找禅意,手扶竹杖,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天汉桥边片月”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在天汉桥上,夜晚的景色宁静而神秘。最后一句“禹王台上疏钟”则借古迹抒怀,禹王台上传来稀疏的钟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春日里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寓含着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诗人以诗记录自己的足迹,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岁月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