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良常伯雨

良常道士人不识,终岁看山不下楼。

隔屋书香开酒瓮,捲帘树色入茶瓯。

云深石磴麋鹿下,月黑花崖猿鹤愁。

安得飘然出尘鞅,长年送别若为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寄良常伯雨》描绘了一位隐逸高士的形象。首句“良常道士人不识”,以“人不识”三字,展现出良常道士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他常年静居山中,足不出户,“终岁看山不下楼”,寓言其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次句“隔屋书香开酒瓮,捲帘树色入茶瓯”,通过“书香”和“酒瓮”、“树色”与“茶瓯”的细节,描绘了诗人想象中良常道士清雅的生活方式,读书品酒,享受自然之趣。

“云深石磴麋鹿下,月黑花崖猿鹤愁”,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幽深环境,以“麋鹿”和“猿鹤”烘托出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暗示着良常道士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

最后两句“安得飘然出尘鞅,长年送别若为游”,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超然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良常伯一样摆脱尘世的束缚,悠然自得地度过一生,长久地在这样的山水之间游历。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赞美了良常道士的隐逸生活,也流露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奉次参政继学王先生海南还桂林道中韵

空山幽响落林柯,蛮犬呶呶吠碧萝。

大庾岭头三月尽,郁孤台下几人过。

槟榔雨过鸠鸣急,薜荔云深猿啸多。

几度裁诗寄相忆,江南如此奈愁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无题

为客三年海上洲,故乡何处瘴云稠。

数千里外蛮人域,十八滩头过客舟。

时有山禽呼姓字,或从海鸟作朋俦。

故人珂佩周旋处,紫殿风清十二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南安道中

笋舆初下上江船,无数青山入枕边。

几处猿啼愁入瘴,五更鸡叫梦朝天。

不堪岁月如流水,赖有文章似涌泉。

归日乡人问何往,云从海上觅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章贡道中

多情明月落船傍,万里孤城望帝乡。

客里已无金马诏,箧中犹有赐衣香。

岭南地湿家山暮,天上风微殿阁凉。

忆得当年曾夜直,玉龙银箭漏声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