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名贤祠联

百代集冠裳,烁古炳今,总不外纲常名教;

三吴崇俎豆,维风励俗,岂徒在科第文章。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孙义钧所撰写的《五百名贤祠联》。联语以高度概括的手法,赞美了古代文化的深远影响与对后世的积极塑造作用。

上联“百代集冠裳,烁古炳今,总不外纲常名教”中,“百代”泛指漫长的历史时期,“冠裳”代表了社会的精英阶层,整句意为从古至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的精英们始终遵循着纲常名教,即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历史的长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联“三吴崇俎豆,维风励俗,岂徒在科第文章”则聚焦于地方文化特色。“三吴”特指古代的吴郡、吴兴和会稽三个地区,这里的“崇俎豆”指的是重视祭祀礼仪,通过祭祀活动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维风励俗”强调的是通过这样的仪式和活动,不仅在科举考试和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在社会风尚和民风民俗的培育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整联通过对比古今、地域间的文化现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以及其在不同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影响力。

收录诗词(1)

孙义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张百熙60寿联

凤诏承恩,祥开东阁;鹤龄纪算,庆溢南邦。

形式: 对联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颂晋萱闱,春回大陆;辉增柏节,婺亘中天。

形式: 对联

挽吴恭亨母联

冢君旧号,畜道德能文章,大母光荣,上侪欧母;

时局新成,蹶西俄兴东日,黄人幸福,独厄孺人。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依马首十三年,溯从皖国追随,胆寒风雪孤军地;

隔龙门五百里,忽听秦淮呜咽,痛折东南半壁天。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