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
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感遇》中的片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情感倾向。"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景象,并指出人们的情感往往有所偏爱,这里的“偏”字用得甚妙,既表达了主观选择,也含蓄地透露出诗人对这种选择的理解和接受。接下来的"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则是具体描写美好的景物,可能是一种花卉或者布料等,用"罗敷"来形容其精致细腻,而"有底好"则突出了这种美好的深层次和持久性。最后的"最得使君怜"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的欣赏与感动,"怜"字在这里带有一种柔情与怜爱之意。
整体来看,这段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点,也传递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情怀。
不详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入道后称栖真子。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万条金线带春烟,深染青丝不直钱。
又免生当离别地,宫鸦啼处禁门前。
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
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欲住村西日日慵,上山无水引高踪。
谁能求得秦皇术,为我先驱紫阁峰。
潘令新诗忽寄来,分明绣段对花开。
此时欲醉红楼里,正被歌人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