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

新晴揉蓝染溪色,我爱常来坐溪侧。

一林奇石宛如画,两岸野花殊不识。

蝉鸣尽日竞何事,鹭下多时犹未食。

细观物理须静中,归去无辞更昏黑。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雨后初晴,溪水仿佛被蓝色轻轻晕染,我常常喜欢坐在溪边欣赏。
一片树林中的奇形怪石就像一幅画,两岸的野花种类繁多,我却叫不出名字。
整天都能听到蝉鸣,它们究竟在忙什么呢?鹭鸟停留许久还未觅到食物。
要想深入理解自然的奥秘,需要在宁静中观察,即使天色已晚,我也无怨无悔离开这里。

注释

新晴:雨后初晴。
揉蓝:轻轻晕染成蓝色。
溪色:溪水的颜色。
坐溪侧:坐在溪边。
一林:一片树林。
奇石:奇特的石头。
宛如画:像一幅画。
殊不识:完全认不出来。
蝉鸣:蝉的叫声。
竞何事:究竟在忙些什么。
鹭下:鹭鸟降落。
犹未食:还没有觅到食物。
物理:自然的道理。
须静中:需要在宁静中观察。
归去:离开。
更昏黑:天色更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林溪谷之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宁。新晴后的蓝天映照着溪水,给予诗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使他喜爱常来此地坐禅。奇石林立,如同画中之景,而两岸野花却是那么不为人知,让人感到自然界的奥秘和美丽。

蝉鸣声声,似乎在争斗着什么,但诗人并不去打扰它,只是静观其变。而鹭站立水边,悠闲地等待时机,却也没有急于捕食,显得十分从容。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感悟到了要在宁静中领悟事物的本质。

最后一句“归去无辞更昏黑”,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沉淀心灵之后,即使日色已晚,也不愿意急忙离开这片美丽的山林溪谷,更不愿意再回到尘世的喧嚣之中。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内心平和状态的追求。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孙太古辟支迦佛

调御出火起正念,萨埵捧香生信心。

二士之意在笔外,彼太古者何情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孙怀悦纸本乱石

孙老抱奇笔,临纸恣挥洒。

从头扫乱石,磥砢随墨下。

焦顽与圆润,无一不精者。

谁信万钧重,卷之不盈把。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孙知微画

太古奇伟士,精思独于画。

驰心入茫昧,万物赴挥洒。

当时一名重,顾陆非尔亚。

卓哉青城笔,妙绝冠天下。

寥寥九天仗,一一若神写。

吾恐千载后,是终无继者。

形式: 古风

守居园池杂题.二乐榭

■山孰云静,汉水亦非动。二见因妄生,仁智何常用。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