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触热山行陡顿馀,急携拄杖息禅居。
老僧不惜山中宝,持出银函贝叶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炎热的山路上行走,感到疲惫不堪,于是急忙找到一处禅房暂作休息之地。老僧以慈悲心待客,不吝啬山中宝贵之物,拿出用银制成的函盒和贝壳装饰的经书。这场景不仅展示了佛教的慈善精神,也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知识或智慧的渴望。诗中运用“触热”、“陡顿馀”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夏日山行的艰辛,同时老僧不惜宝物之举,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寻求和寄托。此外,“禅居”一词,更增添了一份超然物外的意境。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暧暧人村翠树连,莺拖野色度晴川。
新诗无限来供眼,才涉思量又不圆。
雨脚垂垂未肯休,舍东流满舍西流。
八分春种胚胎了,新水才来便彻头。
醉骑花影少年间,谑弄风光古将坛。
渐觉年来无补益,祇将春贮在脾肝。
旧谷才登幼妇场,新蚕复出小姑忙。
书生却弄閒针线,枉学明河织女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