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冬歌十七首(其三)

寒鸟依高树,枯林鸣悲风。

为欢憔悴尽,那得好颜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寒冷景象下的自然与人的情感交织。首句“寒鸟依高树”,以寒鸟栖息于高树上,形象地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静谧,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适应力。接着,“枯林鸣悲风”一句,通过枯萎的树林在凄厉的北风中发出哀鸣,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萧瑟与凄凉,将自然界的冷酷与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为欢憔悴尽,那得好颜容”两句,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联系起来。这里的“欢”不仅指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更暗含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然而,在严冬的摧残下,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都显得疲惫不堪,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无法展现出应有的美丽与光彩。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隐喻,表达了在逆境中人们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荒凉,以及在这种环境下生命与人心的脆弱与坚韧,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四时歌.冬歌十七首(其四)

夜半冒霜来,见我辄怨唱。

怀冰暗中倚,已寒不蒙亮。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子夜四时歌.冬歌十七首(其五)

蹑履步荒林,萧索悲人情。

一唱泰始乐,枯草衔花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子夜四时歌.冬歌十七首(其六)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

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子夜四时歌.冬歌十七首(其七)

寒云浮天凝,积雪冰川波。

连山结玉岩,修庭振琼柯。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