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台州作

白露点珠,明河生浪,秋光看又一半。

翠衾知夜永,清梦冷孤馆。

南楼数声过雁,西池桂花零乱。

岁序如何,江山若此,赢得鬓霜满。

伤心谩回愁眼,见蛩吟蔓草,萤度荒疃。

泪随黄叶下,事逐浮云散。

沧波滚滚东流去,问谁是、登楼王粲。

菊绽篱边,赋归来恐晚。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玲珑四犯·台州作》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白露点珠,明河生浪”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秋夜的清凉与河水的波动,透露出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接着,“翠衾知夜永,清梦冷孤馆”通过写主人公在孤寂的旅馆中感受到的漫长夜晚和凄冷梦境,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南楼数声过雁,西池桂花零乱”进一步渲染了秋意,雁声和零落的桂花象征着离别和岁月的无情。“岁序如何,江山若此,赢得鬓霜满”感慨时光荏苒,自己却已年华老去,增添了诗人的沧桑感。

后半部分,“伤心谩回愁眼,见蛩吟蔓草,萤度荒疃”描绘了凄凉的秋夜景象,虫鸣萤火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哀伤。“泪随黄叶下,事逐浮云散”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失落,如同落叶和浮云般飘散无踪。

最后,“沧波滚滚东流去,问谁是、登楼王粲”借用典故,感叹自己如王粲登楼远眺,却无法改变命运的流转。结尾“菊绽篱边,赋归来恐晚”以菊花盛开暗示时光匆匆,诗人担心自己归期已晚,未能及时回归故乡或实现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离愁别绪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江神子

霏霏轻雨弄秋光,野烟苍,晚风扬。

征雁将愁,分付与寒螀。

窗外声声啼到晓,人不寐,夜何长。

沧江波浪去茫茫,莫思量,使心伤。

篱外黄花,只作旧时香。

歌罢归来深对酒,今古事,总凄凉。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浪淘沙.秋感

江上晚来风,烟蔼濛濛,白蘋吹尽到丹枫。

流水落霞衰草外,离恨无穷。

极目楚云东,愁见归鸿,拒霜相倚夕阳中。

露重月寒芳意歇,知为谁红。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感事

天际草离离,鸿雁南归,冷烟凝恨锁斜晖。

胡蝶不知身是梦,飞上寒枝。

惆怅倚阑时,总是伤悲,绝怜红叶似芳菲。

清露自凋枫自落,没个人知。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淡黄柳.台城秋夜

江城夜寂,何处吹羌笛。

城上月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一片琅玕下空碧。

倦游客,乡关暮云隔。

谩回首,盼归翼,想柴门、流水依然在。

白发参军,青衫司马,休向天涯泪滴。

形式: 词牌: 淡黄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