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书院次韵

太平端合老人龙,卧隐城南江上峰。

笔讶草《玄》高起冢,膏因继晷惯烧松。

花间得句诸儿续,月底吹箫二客从。

闭户著书秋更晚,隔溪烟树夕阳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俊的《文峰书院次韵》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文峰书院的隐居生活。首句“太平端合老人龙”形象地刻画出这位老人如同祥瑞的长者,身处太平盛世。他隐居于城南江边的高峰之上,环境清幽。

“卧隐城南江上峰”进一步描绘了老人的生活场景,暗示其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接下来的两句“笔讶草《玄》高起冢,膏因继晷惯烧松”,通过写老人研读经典,夜以继日地抄写,显示出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知识的敬仰,仿佛他的勤奋能触动天地之灵。

“花间得句诸儿续,月底吹箫二客从”描绘了老人在花丛中吟诗作对,孩子们围聚学习,而月光下,还有友人相伴吹箫,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最后,“闭户著书秋更晚,隔溪烟树夕阳重”则描绘了老人沉浸在书海中,直至秋夜深沉,窗外溪边的树木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更加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老者的学术追求和隐逸生活,展现了文峰书院的书香氛围和恬静的自然景色,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唐人钱起诗黄绶罢来多远客青山何处不愁人之句

林园乐事颇相关,不换神仙只一闲。

荒径也须存白菊,愁人元不是青山。

将雏野鹤飞还舞,酿蜜崖蜂去却还。

凉月孤舟自浓睡,乘流知下几溪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右垭写怀

露宿官山月转晴,山垭老泪寄苍生。

檄书夜下秋前捷,野哭时悬枕上声。

墟落鸢鸦荒骨乱,石田狐鼠晚蒿平。

经心门井溪来血,流入瞿塘水尚腥。

形式: 古风

北岩寺

两川摇扤尚迟留,耳落边声结素愁。

草阅阵旗江郭靖,云移仙盖野堂幽。

时危附髀思屠狗,日短归心寄饲牛。

忝窃三朝今老惫,驱驰何计足消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到芊原志喜

眼前三日是回程,万死天容脱此生。

官烛对床翻老泪,城笳落耳误边声。

峡江今度风波隔,驿使初传猿鸟惊。

卧病老臣无气力,勉叉双手贺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