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林俊的《文峰书院次韵》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文峰书院的隐居生活。首句“太平端合老人龙”形象地刻画出这位老人如同祥瑞的长者,身处太平盛世。他隐居于城南江边的高峰之上,环境清幽。
“卧隐城南江上峰”进一步描绘了老人的生活场景,暗示其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接下来的两句“笔讶草《玄》高起冢,膏因继晷惯烧松”,通过写老人研读经典,夜以继日地抄写,显示出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知识的敬仰,仿佛他的勤奋能触动天地之灵。
“花间得句诸儿续,月底吹箫二客从”描绘了老人在花丛中吟诗作对,孩子们围聚学习,而月光下,还有友人相伴吹箫,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最后,“闭户著书秋更晚,隔溪烟树夕阳重”则描绘了老人沉浸在书海中,直至秋夜深沉,窗外溪边的树木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更加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老者的学术追求和隐逸生活,展现了文峰书院的书香氛围和恬静的自然景色,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