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之径萦纡略彴横,松风和作步虚声。
泉流碧玉千年润,山作灵丹九转成。
琼馆向曾迎帝辇,冰衔今尚带朝缨。
若非悯世天留与,那得华胥梦也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弯曲小径上横跨着简陋的木桥,松林间的风声与脚步声交织,如同仙乐飘渺。泉水清澈如碧玉,流淌千年滋养着山川,仿佛是自然界的灵丹妙药。诗人回忆起过去洞霄宫曾迎接天子的盛景,而如今仍有冰清玉洁的气息留存,仿佛连朝臣的冠冕都带着神圣的痕迹。诗人感慨若非上天怜悯世人,怎会有如此超凡脱俗的梦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言深远,展现了洞霄仙境的神秘与宁静。
不详
从朱熹受业。建主一书院,授徒讲学,学者称主一先生。理宗端平初诏授侍读
九锁峰尖不隔霄,翠蛟飞舞挟扶摇。
气涵秦岭千秋雪,声撼钱塘八月潮。
顿使形魂生羽翼,安知人世有尘嚣。
此行似了仙槎梦,惟恨来贤不可招。
君今如鸿鹄,万里去勇决。
破壁乱蛩吟,愁添鬓雪侵。
凉生孤馆梦,秋入旅人心。
排遣难凭酒,凄清不在琴。
中原戎马躏,白露寝园深。
春风荣万木,此卉异常葩。
海角逢三月,僧房见五花。
馨香惊俗眼,灿烂照高牙。
公子休追赏,如来会上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