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真求赞(其五十三)

怒眉嗔目,枯肠空腹。面冷莫触,气清可掬。

乘仙槎而棹星河,握玉斧而修月毂。

真见法以唯心,妙契神于即物。

形式:

翻译

愤怒的眼神,饥饿的肚子。面无表情,不要轻易触碰,他的气息虽清冷却可亲近。
驾驭着仙舟划过星河,手持玉斧修理月亮的轮毂。
真正领悟佛法只在心中,奇妙地与万物之神灵契合。

注释

怒眉:愤怒的眼神。
嗔目:瞪眼。
枯肠:饥饿的肚子。
空腹:空虚的胃。
面冷:面无表情。
莫触:不要触碰。
气清:清冷的气息。
可掬:可以亲近。
乘仙槎:驾驭仙舟。
棹星河:划过星河。
握玉斧:手持玉制斧头。
修月毂:修理月亮的轮毂。
真见法:真正领悟佛法。
唯心:只在心中。
妙契:奇妙地契合。
神于即物:与万物之神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出他的内在气质和修行境界。"怒眉嗔目"与"枯肠空腹"形成鲜明对比,表面看似严肃甚至有些威严,实则内心空灵无欲。"面冷莫触"暗示其心境如冰,不轻易被外界所动,"气清可掬"则形容其气息清净,让人感到亲近而不失距离。

诗人进一步运用象征手法,将禅师比作"乘仙槎而棹星河",意指他超越世俗,如同驾驭仙舟探索宇宙;"握玉斧而修月毂"则象征他以禅修之心雕琢内心世界,如同打磨月亮之轮,追求精神的圆满。

最后两句"真见法以唯心,妙契神于即物"揭示了禅师对佛法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佛法在于内心的领悟,而神妙之处在于能与万物相通,即物即心,物我两忘。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赞美禅师修行境界的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崇尚内省和超脱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写真求赞(其八十四)

是处分身,如谷之神。有应之月,无私之春。

行将五路开双手,一切门头只个人。

形式: 押[真]韵

禅人写真求赞(其七十一)

曲木床稳,刺藜杖横。

揽五宗之家法,据万象之主盟。

秋半风清,霁空月明。

水云模楷兮无禅可说,丛林规矩兮不令而行。

形式: 押[庚]韵

禅人写真求赞(其八十五)

虚而通,用而冲。默游量外,直照环中。

云水一身瘠,家风四壁空。

相逢有知己,点指识渠侬。

形式:

禅人写真求赞(其二十一)

默默蒲禅,空空世缘。谁赓白雪,我得青毡。

万法之机开两拳,千僧之檐著一肩。

戏蝶栩栩兮物齐春梦,飞鸿冥冥兮字没秋烟。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