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陈成伯著作史馆园会上作

竹绕长松松绕亭,令人到此骨毛清。

梅梢带雪微微拆,水脉连冰湱湱鸣。

残腊岁华无奈感,半醺襟韵不胜情。

谁怜相国名空在,吾道如何必可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翠竹环绕着高大的松树,松树又环抱着亭子,到这里让人感到身心清爽。
梅花枝头挂着点点白雪,轻轻绽放,流水脉络连着冰层,发出潺潺响声。
年末的残冬,岁月的痕迹无法抵挡,微醺中更添伤感。
感叹那些曾经显赫的官员,如今姓名仅存,而我的道路应该如何才能实现?

注释

竹:翠绿的竹子。
松:高大的松树。
亭:亭子。
骨毛清:身心清爽。
梅梢:梅花枝头。
雪:白雪。
拆:绽放。
水脉:流水脉络。
冰:冰层。
湱湱鸣:潺潺响声。
残腊:年末残冬。
岁华:岁月。
无奈感:无法抵挡的伤感。
半醺:微醺。
相国:显赫的官员。
名空在:姓名仅存。
吾道:我的道路。
必可行:能够实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园林的静谧景象。首句“竹绕长松松绕亭”,通过竹与松的交织,展现出园中环境的清雅与宁静。诗人步入其中,仿佛连骨肉都感受到那份清凉之意,心境也随之澄明。

“梅梢带雪微微拆”描绘了梅花含苞待放,雪点点缀其上,透露出一丝春意的预兆,与寒冷的冬景形成对比。接着,“水脉连冰湱湱鸣”写的是流水冻结后,冰层下仍能听到潺潺的水声,增添了园子的生动气息。

“残腊岁华无奈感”表达了诗人对年终岁末的感慨,时光匆匆,无可奈何。然而,“半醺襟韵不胜情”又透露出诗人借酒浇愁,微醉中情感难以自抑,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谁怜相国名空在,吾道如何必可行”则寓言深沉,以“相国”之名的失落,象征着理想抱负可能无法实现的现实,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于理想的坚持,即使道路艰难,也要追求“吾道”的必然前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冬日园林的清冷之美,又有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邵雍诗歌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镇戎倅龚章屯田

十五年前初见君,见君情意便如亲。

虽然林下无他事,不那心间思故人。

万物比之论至底,丹诚到了总输真。

过从洛社胜诸处,何日能来共卜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依韵寄成都李希淳屯田

思君君未还,君恋蜀中官。

白首虽知倦,清衷宜自宽。

花时难得会,蚕市易成欢。

莫叹归休晚,生涯苦未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依韵答友人

百万貔貅动塞尘,朝廷委寄不轻人。

胡儿生事虽然浅,国士尽忠须是纯。

陇上悲歌应愤惋,林间酣饮但酸辛。

欲陈一句好言语,只恐相知未甚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依韵答王安之少卿

叠巘如屏四面开,可堪虚使乱云堆。

已曾同赏花无限,须约共游山几回。

未老秋光诗拥笔,乍凉天气酒盈杯。

轻风早是得人喜,更向芰荷深处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