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山锁苍翠,秋色入霜枫。

已夺霞裳艳,还翻锦帐红。

背风飞蛱蝶,倚日笑梧桐。

莫道临江晚,曾移汉殿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枫”为主题,描绘了深秋时节枫叶的美丽景象。诗人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枫叶在霜降之后呈现出的鲜艳与热烈。

首句“遥山锁苍翠,秋色入霜枫”,描绘了远处群山笼罩在一片苍翠之中,而霜降后的枫叶则将秋色融入其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里通过“锁”字,形象地表现了群山的静谧与深远,而“入”字则生动地描绘了秋色与霜枫相互交融的情景。

接着,“已夺霞裳艳,还翻锦帐红”,进一步赞美了霜枫的色彩。诗人将霜枫比作“霞裳”和“锦帐”,分别形容其如同霞光般绚烂的色泽和如同锦缎般华丽的质感,强调了霜枫在秋天的独特魅力。

“背风飞蛱蝶,倚日笑梧桐”,这两句通过蝴蝶和梧桐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蝴蝶在微风中轻盈飞翔,似乎在与霜枫进行着某种交流;而梧桐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灿烂,仿佛在对霜枫微笑。这种对比和互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和谐共存。

最后,“莫道临江晚,曾移汉殿中”,这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霜枫不畏时间流逝、依然保持美丽姿态的赞美。诗人通过将霜枫与古代宫殿相联系,暗示了霜枫即使在远离繁华、临近江边的环境中,也能像古代宫殿中的装饰一样,展现出不凡的风采。这不仅是对霜枫自然美的颂扬,也是对其坚韧生命力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霜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特有的色彩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46)

张珊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夜西风冷,江芦瑟瑟秋。

雪翻溪鹭失,月动浪花浮。

烟景迷前渡,疏枝拂钓舟。

只因怜岁晚,诗思满汀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不寐

万籁长空寂,閒庭独倚阑。

霜天翻匹练,冷月漾晶盘。

梦绕乡关远,魂飞古渡寒。

天涯回首处,愁思白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乙巳仲秋自题道装小影时年七十

我曾束发受诗书,儒服儒冠忍弃诸。

我曾腼颜登仕版,朝衣朝冠拜丹墀。

有笑于予者曰:尔为儒耶儒术迂,尔为官耶官近愚。

掷尔章服仍作儒,吁嗟乎,毕竟依旧一凡夫。

尔不见函谷关前骑且驱,青牛背上服何襦。

又不见吕师炼成九转丹,翩翩鹤氅天风寒。

尔既为儒亦为官,胡竟学儒流申韩。

一行作吏愧素餐,今特贬尔红尘外,采尔葫芦醒世丸。

形式: 古风

谒岳武穆墓

晨兴泛舟游,朝暾在林杪。

白露溥未收,禽声破清晓。

言寻精忠墓,众山争缭绕。

表柱带潮痕,松楸杂丛筱。

遐哉古英雄,丹心何皎皎。

铜驼感荆棘,挥戈期直捣。

犁庭事不成,虏气已全扫。

岂非偏安局,犹藉公力保。

回首北邙山,墟墓知多少。

珠襦并玉柙,零落竟无考。

兹坟独巍然,生气淩八表。

不死在人心,何忧天地槁。

我来瞻眺间,挥泪拜秋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