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俞五如有酒学仙图为姚师竹广文作

人生不过数十年,倏忽韶华指一弹。

富贵贫贱于其际,复晞朝露过云烟。

俞子胸中思烂熟,隐居吴兴山水间。

吴兴山水独清远,佐以壶觞尽合欢。

幕庐天地势寥廓,黄垆何妨醉倒眠。

红尘扰扰愁独醒,常恨不封到酒泉。

古来奇士奇面目,靳以形骸许瓦全。

手拄一杖跛一足,图画神仙妙并传。

开元道士李元中,四十年居终南山。

魂返七日失其魄,得饿殍尸附无端。

岂是君身有仙骨,果然谷辟得霞餐。

君谓修真太艰苦,举杯一笑乐陶然。

笑我本来非真相,形随影兮坠区寰。

梦化栩栩来春蝶,壳脱蠕蠕出秋蝉。

推之飞潜与动植,莫非大造理盘旋。

安能长拼此血气,饮酒食肉费万钱。

顿耗精力腐草木,渐使荼毒穿肠肝。

身不我有心有我,何以策乎心所安。

为臣当忠子当孝,人世自具不解缘。

一朝完身归太古,斯情赖有酒杯宽。

壶公岁月壶中久,合与徜徉卅六天。

遥望宫阙森瑶岛,俯瞰世界几大千。

是时群仙皆厕侧,桐君橘叟讷不言。

守此智珠勿复失,便是壶天九转丹。

奚待琐细谈元妙,爱护宝鼎和元田。

我闻此言亦颔首,酌以大斗开欢颜。

有酒学仙无酒佛,此情此理何拘牵。

酩酊终日乐吾乐,固非学佛亦学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名为《题俞五如有酒学仙图为姚师竹广文作》。诗中描绘了俞五如隐居吴兴山水间的生活,他虽身处简陋的居所,却能以酒为伴,享受自然的宁静与乐趣。诗中提到的“吴兴山水”,是中国江南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俞五如在此地修身养性,远离尘嚣。

诗中还提到了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李元中的道士在终南山修炼,最终因饥饿而死去,但他的身体却因某种神秘力量得以保存。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修仙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同时也反思了世俗生活的苦楚和对身体健康的忧虑。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超脱的态度,认为无论是学仙还是学佛,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和平静,而非外在的形式或教条。他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无论是通过饮酒还是其他方式,重要的是找到让自己感到满足和快乐的方式。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生活和精神追求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胡馨甫西泠饯别图

我生壮志常卓荦,不好诣人相徵逐。

读书不拘章句间,策时端望激清浊。

君生亦独有奇气,峥嵘不负此头角。

出山霖雨在山泉,夙昔襟怀思烂熟。

无何烽火起天涯,满地干戈嗟逐鹿。

请缨弱冠推终军,破浪长风快宗悫。

丈夫效命在疆场,烈士许身冒矢簇。

擒贼尤当擒贼王,匹马短褐出帷幄。

鼓不失声血殷轮,伤臂未可伐斤斲。

大吏以此重君才,入告天子授君禄。

归脱征衣二十年,还我书生真面目。

春风渡口浣战袍,秋雨床头鸣剑椟。

四海虽曰歌荡平,雄飞不能效雌伏。

寻诗前度识刘郎,知我今朝有鲍叔。

功名自得绍家声,强仕岂肯甘栈粟。

会当癸酉夏秋交,剑佩琴囊装重束。

故旧无计留远行,饯别西湖话心曲。

飞絮已尽柳浪青,新醅正熟酒杯绿。

喟然谓此非偶然,质之画师图尺幅。

画图难画离别情,黯然魂消不自觉。

是时我独客吴宁,八华双岘看不足。

白云洞口白云深,拟结茅庐鸣鸣瀑。

既为披图题篆额,复缀斯言远道祝。

祝君早日赋归来,异地同心重把握。

还当拓地明圣湖,践约六桥与三竺。

形式: 古风

清明晚眺南郊

犹欣客里驻风光,偶步晴郊引兴长。

为访残碑除薜荔,无多荒冢奠壶觞。

斜阳半塔含山紫,野色千畦送菜黄。

归道杜鹃啼不住,已青春草许祠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咏程洛翘广文园中白桃花即次同游白云洞诗韵

一枝偏不藉铅华,羞被人呼二月花。

情澹堪邀风外竹,乳香试品雨前茶。

美人有韵含朝露,仙子无言对暮霞。

桃李门墙齐洁白,与同佳兴属君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叠前韵再咏白桃花

谁期悃愊竞无华,属在夭夭灼灼花。

已嫁胭脂归苑杏,全分颜色与山茶。

非关怨恨销残雪,岂为娇羞助落霞。

莫管渔郎问津否,红尘早不到仙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