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平生似欠西湖债。每拼了、金貂解。

妩媚烟云多变态。

雕鞍来处,画船归去,花柳春风隘。

玉京相接蓬壶界。入画遥山翠分黛。

苏小不来时节改。

一堤风月,六桥烟水,鹭约鸥盟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翻译

一生仿佛欠下西湖的情债,常常不惜卖掉金貂来偿付。
湖上的美景千变万化,如烟如云。
骑着雕鞍的马从远处而来,乘坐画船离去,春光中花柳繁盛。
京城与仙境相连,如画卷中的远山翠绿如黛。
苏小小不在的时节,景色也已改变。
湖堤上风月依旧,六座桥梁倒映在烟水中,白鹭和鸥鸟的约定依然存在。

注释

似欠:仿佛欠下。
金貂:贵重的皮衣,此处代指财富。
妩媚:形容景色或女子美丽多情。
雕鞍:装饰华丽的马鞍。
蓬壶界:神话中的仙界。
翠分黛:翠绿如黛,形容青山的颜色。
苏小:古代美女,此处借指美景。
鹭约鸥盟:鹭鸟和鸥鸟的约定,象征自然和谐。

鉴赏

这首词以西湖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向往。"平生似欠西湖债"一句,形象地写出词人仿佛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一生都未能完全偿清这美丽的债务。"每拼了、金貂解",通过比喻,表示词人不惜金钱和地位,只为一睹西湖的风采。

"妩媚烟云多变态"描绘了西湖上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色,如烟如云,美不胜收。接下来的"雕鞍来处,画船归去,花柳春风隘",则通过动态画面展现了游人骑马而来,乘船而去,春光中花柳依依,湖面如画的场景。

"玉京相接蓬壶界"将西湖比作仙境,暗示其超凡脱俗之美。"入画遥山翠分黛"进一步强调西湖山水的秀美,如同画卷中的青山,翠色欲滴。"苏小不来时节改"暗指时光流转,人事变迁,但西湖的风月依旧。

最后三句"一堤风月,六桥烟水,鹭约鸥盟在",以西湖的典型景物——长堤、烟水、白鹭和鸥鸟,表达了词人对西湖宁静和谐景象的留恋,以及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青玉案》通过对西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西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一)东越道中

俱是洛阳年少客,才华迥出天真。

青衫惯拂软红尘。酒狂因月舞,诗俊为梅新。

寄语长安风月道,莺花缓作青春。

披风沐露问前津。客中春不当,归去倍还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

风月生来人世,梦魂飞堕仙津。青春日日醉芳尘。

一鞭花陌晓,双桨柳桥春。

前度诗留醉袖,昨宵香浥罗巾。小姬飞燕是前身。

歌随流水咽,眉学远山颦。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赋十四弦

直柱倚冰弦。曾见胡儿马上弹。

却笑琵琶风韵古,溅溅。想像湘妃水一帘。

塞恨曲中传。两摺琴丝费玉纤。

不似江南风月好,厌厌。拍手齐看舞袖边。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思佳客(其四)

剪翠衫儿稳四停。最怜一曲凤箫吟。

同心罗帕轻藏素,合字香囊半影金。

春思悄,昼窗深。谁能拘束少年心。

莺来惊碎风流胆,踏动樱桃叶底铃。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