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咏禹柏

今古朝昏意自閒,人传禹柏未曾刊。

神功四载殷周上,元气一枝江汉间。

骨蜕铜龙天欲海,□沈朱虎雪连山。

摩挲拟问胼胝事,遗庙朝乌去不还。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黎崱所作的《大别山咏禹柏》诗,以大别山中的禹柏为对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今古朝昏意自闲,人传禹柏未曾刊”,开篇即以“今古”二字点明时间跨度之长,暗示了禹柏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诗人通过“朝昏”描绘出时间的流逝,而“意自闲”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历史时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接着,“人传禹柏未曾刊”一句,借由人们口耳相传的禹柏故事,强调了其在历史记忆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与人类文明之间关系的思考。

颔联“神功四载殷周上,元气一枝江汉间”,进一步深化了对禹柏的赞美。这里将禹柏置于“神功”之下,赞美其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神圣力量,同时将其与“殷周”这样的古代王朝相联系,突出了其作为历史见证者的重要性。同时,“元气一枝”则形象地描绘了禹柏在江汉之间生长的姿态,既体现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也寓意着自然与文明的和谐共生。

颈联“骨蜕铜龙天欲海,□沈朱虎雪连山”,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其中“骨蜕铜龙”可能是指禹柏历经岁月变迁,如同铜龙般经历了从生到死的循环,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界的永恒。而“天欲海”和“朱虎雪连山”则分别以海天一色和山雪相连的壮丽景象,展现了禹柏所在环境的广阔与壮美,同时也隐喻了自然与历史的深远影响。

尾联“摩挲拟问胼胝事,遗庙朝乌去不还”,诗人通过触摸禹柏,试图探寻其背后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然而,“遗庙朝乌去不还”一句,又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与自然的无常,让人深感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历史记忆的脆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禹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历史、生命、自然与文明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收录诗词(15)

黎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居爱州。九岁试童科,为侍郎,佐净海军节度使陈键幕。从键降元。官至佥归化路宣抚司事。有《安南志略》

  • 字:景高
  • 号:东山
  • 籍贯:元安南国

相关古诗词

挽安南国王

当时侍坐谈玄客,今日到门灯照灵。

重对画眉魂或返,每看遗稿泪交零。

西门旧路花应白,南国新阡草易青。

无限越吟招不得,纸钱风急树冥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北山别业碧落洞

听尽东林夏雨声,自携桐几下岩扃。

白云持得人谁寄,明月攀来桂未生。

雨后引苔书洞榜,霞边摘叶写山铭。

如何地绝重黎后,犹自挑云望玉京。

形式: 七言律诗

五府驿代杨左丞留题

西楼柳风吹晚香,石榴裙映黄金觞。

纤歌不断白日速,微雨欲度行云凉。

笑看席上赋鹦鹉,醉听门前嘶骕骦。

早晚平吴王事毕,羽书飞捷入朝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元统元年冬十一月句曲外史菌山巢居成制十小诗以自见录呈华阳隐居资一捧腹(其一)

崇元馆主在齐梁,乃有元之吴郡张。

相望八百四十载,我居鹤台如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