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优昙禅院

为访优昙遗迹来,碑残零落杂莓苔。

三春腊月犹多积,二月梅花尚未开。

绀殿虽经新匠斧,老松还是昔人栽。

祖师面目依然在,了了分明不用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行鉴的《过优昙禅院》描绘了一幅探访古迹的场景。首句“为访优昙遗迹来”,表达了诗人寻觅历史痕迹的虔诚与向往。接下来,“碑残零落杂莓苔”形象地展示了禅院的古老与沧桑,暗示着岁月的侵蚀和人事的变迁。

“三春腊月犹多积,二月梅花尚未开”两句,通过对比时令,强调了禅院环境的特殊,即使春天已至,腊月的积雪还未消融,而梅花尚未绽放,更显其清冷与寂静。

“绀殿虽经新匠斧,老松还是昔人栽”进一步描绘禅院的建筑与自然共生,新修的殿堂与古老的松树形成对比,体现了禅院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沉淀。

最后,“祖师面目依然在,了了分明不用猜”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祖师精神的敬仰,认为尽管时光流转,禅院的精神风貌和教诲依然清晰可见,无需过多猜测或探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优昙禅院的历史风貌,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禅宗智慧的领悟。

收录诗词(1)

行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芦墟泗州寺

泽国芦花满野霜,寺桥寒月照苍苍。

不堪夜泊钟残后,落尽秋声雁几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阳山结茅杂咏(其一)

群峰炫苍翠,变化非一颜。

我屋苍翠中,真可忘其年。

但观心似云,岂知身在山。

清机发深省,谷响为吾宣。

形式: 古风

阳山结茅杂咏(其二)

微云度秋河,细雨不成阴。

幽人望明月,一叶下空林。

抚景生太息,凉飙动商音。

因观岩上松,证我岁寒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初夏山中即景

芳春景已移,且试山中乐。

孤筇步幽厓,新林荡寂寞。

清和景物佳,掩映朝岚薄。

岩栖已岁馀,相对俨如昨。

何从寄雅怀,于此契酬酢。

鸟逐岚光散,花随磬声落。

为言素心人,遐赏愿有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