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有忆

朱阑畔。莫愁娇小曾相见。曾相见。

翠蛾羞敛,半遮团扇。画梁依旧巢双燕。

藏鸦几度垂杨换。垂杨换。桃花临水,那时人面。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忆秦娥·有忆》是清代诗人宋琬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朱阑畔。莫愁娇小曾相见。”开篇以“朱阑”点明地点,暗示着一个充满温馨与浪漫的场景。接着,“莫愁娇小曾相见”,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女子的深情回忆,她曾经在这样的环境中与自己相遇,那份娇小与可爱让人心动。

“曾相见。翠蛾羞敛,半遮团扇。”进一步描述了女子的美丽与羞涩。翠眉轻敛,半掩于团扇之后,既展现了女子的温婉与羞怯,也透露出一种含蓄的美。这种形象的刻画,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女子的柔情与细腻。

“画梁依旧巢双燕。”转而描写环境,画梁之上,依然有双燕栖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象,也暗喻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循环,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藏鸦几度垂杨换。”随着季节更迭,垂杨经历了多次的生长与凋零,而在这过程中,乌鸦也几度来去。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变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增加了诗歌的深沉意味。

“垂杨换。桃花临水,那时人面。”最后两句将思绪拉回往昔,桃花映照在水中,与那张曾经熟悉的面孔相映成趣。这里不仅有对美好记忆的追忆,也有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桃花与水中的倒影,以及那张曾经的“人面”,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怀旧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既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春闺

春如绣。衔泥燕子黄昏后。黄昏后。

受他双影,妒他双宿。悤悤过了梨花候。

池塘不耐东风骤。东风骤。吹将波影,学人眉皱。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生查子.暮春将半桃花始开

梅花开已迟,却恨桃花晚。

把酒问花神,何事今春懒。

春风如画工,粉黛凭深浅。

花是女儿家,迟早由他遣。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秋千

仙仙蝴蝶衣,窄窄檀香板。

纤体欲飞飏,只恨春风软。

春葱玉指柔,香汗罗襦满。

侍女笑相扶,倩把云鬟挽。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阮郎归.春闺

越瓯犀液试新茶。困来眠碧纱。梦中何事独长嗟。

梅香猜著些。呼女伴,蹋晴沙。柳梢啼暮鸦。

绣裙偏爱合欢花。来生得似他。

形式: 词牌: 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