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次前韵寄怀元翁

花光渐寒食,木燧催国火。

沽酒鸟劝人,怀贤吾忘我。

事往堕甑休,心知求田可。

可人不在眼,樽俎思促坐。

有生常倥偬,无暇天所课。

不解闻健饮,俄成一蓬颗。

泥钧埏万物,寒暑勤五佐。

岂其怀爱憎,私使我穷饿。

醉招魂不来,浪下巫阳些。

梦成少年嬉,走马章台左。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光渐渐转为清明节,木制火把点燃了国家的祭火。
买酒的鸟儿似乎在劝诱人们饮酒,怀念贤者让我忘却自我。
过去的事务不再重要,心中明白追求田园生活是可行的。
值得的人并未在我眼前,只愿与朋友共聚畅谈。
人生总是忙碌,没有闲暇去完成上天赋予的使命。
不懂得享受豪饮的乐趣,很快我就成了一个醉鬼。
泥土塑造万物,无论寒暑我都勤奋劳作。
难道是因为怀有爱恨之情,才让我陷入困苦饥饿吗?
即使醉酒也无法召回灵魂,只能在荒凉的巫阳之地流浪。
梦境中重现少年时的欢乐,骑马驰骋在章台之侧。

注释

寒食:清明节前一两天,不生火做饭以纪念介子推。
木燧:木制火把,古代用于取火。
甑:古代炊具,类似今天的蒸锅。
樽俎:古代盛酒和肉的器具,借指宴席。
倥偬:忙碌,奔波。
课:指天命或命运的安排。
蓬颗:形容醉汉的样子。
钧埏:比喻塑造、创造。
私使:暗中驱使,此处指命运的安排。
巫阳:古代传说中的地方,象征荒凉或阴间。
章台:古代长安的街名,此处代指繁华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对酒次前韵寄怀元翁》,通过对寒食时节的花光和木燧国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元翁的情感交流。"沽酒鸟劝人,怀贤吾忘我",写出了诗人借酒消愁,怀念贤者的深情。"事往堕甑休,心知求田可"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可人不在眼,樽俎思促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渴望能与他共聚畅谈。"有生常倥偬,无暇天所课"揭示了人生的忙碌与无奈,暗示了诗人未能尽享天伦之乐。"不解闻健饮,俄成一蓬颗",以饮酒自比,感叹时光易逝,自己已老。

"泥钧埏万物,寒暑勤五佐"寓言人生如陶器制作,无论寒暑都要努力应对。"岂其怀爱憎,私使我穷饿"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质疑,认为并非因为个人的爱憎导致困顿。"醉招魂不来,浪下巫阳些"借酒唤不回故去的灵魂,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

最后两句"梦成少年嬉,走马章台左"回忆起青春年少时的欢乐,与现实形成对比,更显出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当下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对酒歌答谢公静

我为北海饮,君作东武吟。

看君平生用意处,萧洒定自知人心。

南阳城边雪三日,愁阴不能分皂白。

摧轮踠蹄泥数尺,城门昼开眠贾客。

移人僵尸在旦夕,谁能忍饥待食麦。

身忧天下自有人,寒士何者愁填臆。

民生正自不愿材,可乘以车可鞭策。

君不见海南水沈紫栴檀,碎身百鍊金博山。

岂如不蒙斧斤赏,老大绝崖霜雪间。

投身有用祸所集,何况四达之衢井先汲。

昨日青童天上回,手捧玉帝除书来。

一番通籍清都阙,百身书名赤城台。

飞升度世无虚日,怪我短褐趋尘埃。

顾谓彼童子,此何预人事。

但对清樽即眼开,一杯引人著胜地。

传闻官酒亦自清,径须沽取续吾瓶。

南山朝来似有意,今夜傥放春月明。

形式: 古风

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其一)仁亭

无心经世网,有道藏丘山。

养生息天黥,艺木印岁寒。

德人墙九仞,强学窥一斑。

张侯大雅质,结发闯儒关。

奇赢或谐偶,老大尝艰难。

筑亭上云雨,日月转朱栏。

床敷听万籁,我家颇宽閒。

牧牛有坦途,亡羊自多端。

市声鏖午枕,常以此心观。

形式: 古风

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其三)亨泉

水德通万物,发源会时亨。

伏坎非心愿,成川且意行。

栖迟林丘下,欲濯无尘缨。

杖藜逢载酒,一瓢酌馀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其二)复庵

舂粮出求仁,行李弥宇宙。

久客渺愁人,马饥仆夫瘦。

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禾黍锄其骄,牛羊鞭在后。

隐几天籁寒,六凿忽通透。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