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嘉峪关前长城近处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首句“天下雄关雪渐深”,以“雪渐深”渲染出嘉峪关的寒冷与庄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为整首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接着,“烽台曾见雁来频”一句,通过“烽台”与“雁”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边塞特有的景象,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转,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战争与和平。
“边墙近处掀髯望”,诗人站在长城近旁,以“掀髯”这一动作,生动地刻画出其凝重而充满力量的神情,表达了对边墙的敬畏与思考。这里的“望”字,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观察,更蕴含着对历史、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山似英雄水美人”,将山比作英雄,水比作美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既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寓意深远,象征着国家的坚强与柔情并存,既有英勇无畏的气魄,也有细腻温柔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嘉峪关前长城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更蕴含了对国家、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