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叠山遗琴诗为新安吴素江明经赋

运穷江左天源涸,六陵风雨日萧索。

玉雁珠凫飞满天,孤琴破土久无著。

燕中流落转吴中,无人宝此三尺桐。

吴君雅有古琴癖,摩挲拂拭生英风。

抹眵檐前细审视,署名隐见叠山氏。

铭辞十六自成文,东山之桐西山梓。

快哉神物欣收藏,题诗徵事徒茫茫。

清风亮节照白日,何劳秃管重低昂。

不如高置百壶酒,招邀壮士一濡首。

酒酣耳热剑欲鸣,便取遗琴试挥手。

一弹再鼓悲风生,骈驰杂糅神魂惊。

崖山怒涛忽千尺,何人恸哭西台声。

凄凄切切欲愁绝,绝似兰亭水呜咽。

朱鸟归来陵谷变,万里游魂肝胆裂。

浮云柳絮随飞扬,徘徊顾慕哀以长。

仿佛建阳东向日,悯忠寺里夜徬徨。

请君推手勿终曲,座上有人泪盈掬。

烟沈月落冬青寒,杜鹃啼断春山绿。

玉带生,竹如意,灵物由来不终閟。

松间石上遇知音,从此长留在天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陈权巽的《谢叠山遗琴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通过对谢叠山遗琴的描绘,寄托了对历史变迁、忠臣悲剧以及知音难觅的感慨。诗的开篇描述了江左国运衰微,六陵荒凉,琴声孤独,暗示了历史的沧桑。接着,诗人将琴辗转吴中,无人识其价值,与吴君相遇,吴君对古琴的热爱与珍视,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诗人细致地审视琴身,发现是叠山氏所制,铭文揭示了琴材的珍贵,东山之桐与西山梓并提,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随后,诗人借琴抒发情感,感叹英雄末路,琴声如泣如诉,唤起人们对崖山战役和忠臣之死的共鸣。琴声中的悲凉与哀愁,如同兰亭的流水,令人痛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不如以琴酒会友,借酒浇愁,期望壮士能借琴声表达豪情。然而,琴声虽悲,却也寓意着忠魂不灭,期待在松石之间找到知音,永存天地。最后,诗人劝诫听者勿终曲,因为琴声触动了在场者的深深哀思,冬夜的寂静与杜鹃的啼鸣,更显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琴为媒介,寓言深刻,情感饱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忠贞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收录诗词(3)

陈权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郊暮望

萧萧黄叶落渔篷,小立官桥怅晚风。

堤蓼亦知秋寂寞,一枝留向水边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雨夜有怀

三径云俱黑,高斋镫自青。

江湖牵远梦,风雨到空庭。

如此凄清夜,何堪阔别径。

孤眠不成寐,望断子云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秋草

几日蘼芜径尽荒,萧条画出野人庄。

绿波空想江南影,青冢先迎塞上凉。

千里相思愁细雨,六朝遗恨付斜阳。

篱边水曲都如此,何况西风木叶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留别朱愚谷(其一)

阴壑生微烟,阳崖明霁雪。

抚景感萧森,况与故人别。

君材如乔松,磥砢多奇节。

振翰散连珠,粲花矜慧舌。

示我琳琅篇,碧海紫鲸掣。

良晤复几时,祖席悲金玦。

翘首眺飞鸿,高云谢羁绁。

形式: 排律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