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奇石献泾川公辱报长歌辄答一首

湘西石洞涵杳冥,湿云倒结莲花青。

山童采斲送官舍,风雨黑夜号山灵。

蛰龙惊雷耸头角,怒豸蹲岩犹扑朔。

峥嵘石柱高几许,眼底分明瞻华岳。

簿书堆案烟霞愁,尘颜龌龊真可羞。

碧山学士负仙骨,此物正合供幽求。

绿蒲朱草映涟漪,净几疏帘日咏诗。

不誇醒酒千金价,独玩通灵五色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诗《以奇石献泾川公辱报长歌辄答一首》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清幽的湘西石洞景象。首句“湘西石洞涵杳冥”展现了石洞深邃而幽暗的特点,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接下来,“湿云倒结莲花青”运用比喻,将湿云比作莲花,形象地描绘了洞中湿润的云雾缭绕,宛如青莲盛开。

诗中提到的“山童采斲送官舍”,反映出当地山民的生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官员的敬意。然而,“风雨黑夜号山灵”则透露出一种凄凉和敬畏之情,暗示着山石在风雨中似乎在呼唤山神的庇佑。

“蛰龙惊雷耸头角,怒豸蹲岩犹扑朔”运用龙和猛兽的形象,象征着石洞中的生命力和神秘力量。诗人通过“峥嵘石柱高几许,眼底分明瞻华岳”描绘石柱的雄伟壮观,将其与华岳相提并论,显现出其非凡的气势。

接下来,诗人批评了官场的繁琐事务和世俗的污浊,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簿书堆案烟霞愁,尘颜龌龊真可羞”。他赞扬“碧山学士负仙骨,此物正合供幽求”,认为这样的奇石正是隐士寻求精神寄托的理想对象。

最后两句“绿蒲朱草映涟漪,净几疏帘日咏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欣赏奇石,享受宁静生活的情景,而“不誇醒酒千金价,独玩通灵五色芝”则表达了诗人对奇石内在灵性的珍视,视其为能醒酒的灵药和通灵的仙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奇石的奇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投射,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官场生活的批判。

收录诗词(1966)

顾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悼李千骑

渭滨久寂莫,何人应非熊。

不识一丁字,空持六钧弓。

桓桓李将军,诗书浩填胸。

草檄鞍马畔,折冲樽俎中。

虽孤云台画,至今称英雄。

形式: 古风

赠别陈宋卿

把酒夭桃下,飞花逐浪流。

湘江春二月,无奈别离愁。

钓渚衔沙岸,书堂枕石邱。

明朝怀旧赏,独倚郡南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柳山石壁凹深泾川公每至坐卧其中余遂表为司马岩并纪一诗

北山多幽踪,灵怪具兹石。

窈曲壶峰房,巉岩老蛟脊。

寒泉界遥青,烟萝缀疏碧。

云构俨成居,神仙合来宅。

司马真天人,辅世应帝谪。

税驾归故乡,徜徉此投迹。

草树徵文章,烟霞卫巾舄。

俯仰皆有馀,动静随所适。

我愿标嘉名,大刻示无易。

盛美垂千秋,留光照山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观玉柱岩作

列炬窥玄府,搴裳步紫坛。

石田云子白,龙井玉浆寒。

巨栋垂千尺,幽房隐百盘。

仙灵多幻化,造物自雕刊。

异境今初辟,清游午未还。

烂柯如有遇,何用恋尘寰。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