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九日

去岁君山孤棹游,如今尽室石城州。

明年白发桑榆日,何地青山萸菊秋。

客气已为强弩末,宦情空绕大刀头。

果成问舍求田策,未让元龙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过去独自一人在君山泛舟,到如今携家带眷定居石城,再到未来的设想,充满了对时光流转与人生境遇变迁的感慨。

首联“去岁君山孤棹游,如今尽室石城州”,对比鲜明,前句写去年诗人独自一人在君山乘船游览,后句则描述如今他携全家迁居到了石城。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个人生活状态的转变,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颔联“明年白发桑榆日,何地青山萸菊秋”,展望未来,诗人想象着明年的自己,已经满头白发,面对的是夕阳西下的桑榆之景。他思考着在何处可以找到一片青山,度过一个充满茱萸与菊花香气的秋天。这里既有对老年的感慨,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客气已为强弩末,宦情空绕大刀头”,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反思。诗人认为自己的政治热情(以“客气”比喻)如同强弩之末,难以再发挥出应有的力量;而官场上的种种事务(以“大刀头”象征)却依然环绕着他,让他感到疲惫和无奈。

尾联“果成问舍求田策,未让元龙百尺楼”,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规划和理想。他思考着如何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不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问舍求田”与“元龙百尺楼”都是典故,前者意味着寻找安居之所,后者则指元龙楼,象征着高远的志向。诗人希望在实现个人成就的同时,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被世俗的功利所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从过去到现在的转变,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思考和期待,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73)

姚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 字:端甫
  • 号:牧庵
  • 籍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1238年~1313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时中

多君闻道粗知归,云雾何人识少微。

尔后骅骝终独步,目前鸷鸟不群飞。

淮南数日将寒食,客里三春尚腊衣。

安得銮坡同给札,不妨苜蓿对朝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别王良辅

只闻官罢尚荆州,不谓相逢郢水秋。

如我避贤三退舍,与君为客一登楼。

人才妄自金鸣冶,世事从渠剑刻舟。

明日分携武昌去,应烦南梦到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黄门飞鞚图

太平无有羽书尘,局促龙鳞万里身。

不著圉人时骋骛,天闲骄悍若为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赏花

出门京国事无涯,虚掷东风五物华。

却谢病归催不起,故园今见碧桃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