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洪区邱先生教谕长清

白发焉能逐队行,一官独冷称长清。

遗民自识康成草,博士家传伏氏经。

瘦马骨高疲远道,古槐根出枕荒城。

应怜到日多幽赏,松桂高风苜蓿羹。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王钺为送别洪区邱先生前往长清担任教谕而作,表达了对邱先生的敬意和对他在偏远之地教书育人的期待。首句“白发焉能逐队行”以邱先生的白发形象,暗示了他的年长与经历,表现出对他独自赴任的敬重。次句“一官独冷称长清”则描绘了他清廉孤独的形象,暗含对他高尚品德的赞扬。

“遗民自识康成草,博士家传伏氏经”两句,通过提及“康成草”(指东汉学者郑玄,字康成,以注释儒家经典著名)和“伏氏经”(指伏生所传《尚书》),赞美邱先生深厚的学术根基和传承儒家经典的使命。

“瘦马骨高疲远道,古槐根出枕荒城”描绘了邱先生旅途的艰辛,以瘦马和古槐象征他的坚韧与孤独,以及长清地区的荒凉景象。

最后两句“应怜到日多幽赏,松桂高风苜蓿羹”寄寓了诗人对邱先生的关怀,祝愿他在长清能享受宁静的时光,欣赏自然之美,并期待他能在艰苦环境中保持高洁情操,以松桂般的节操和苜蓿羹般的简朴生活。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期待的送别诗,既赞扬了邱先生的品格与学识,也表达了对他在偏远之地教育工作的深深祝福。

收录诗词(2)

王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岭南秋色

秋来不复见黄叶,但见野云漠漠生。

花气中人如二月,鸟声依树欲三更。

新禾瘴发微寒起,广莫风轻潦水平。

若向山城高处望,羁人何事不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池上作

板桥南去湿烟空,春水平池宛镜中。

新柳深含何限绿,小桃斜坼一枝红。

种鱼有术寻渔父,断酒无心学醉翁。

鸥鹭闲情湖海兴,年来宦迹付征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日过衡阳与王文振登大观楼言别

依依不忍道,携手上高楼。

北极燕云远,西山落日愁。

蝉鸣枫叶冷,猿啸大江秋。

楚地知音少,因君且系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自遣

寥落江城暮,秋风处处同。

一官三峡外,数口万山中。

贫贱差时辈,飘零任转蓬。

故园归未得,目断信陵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