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毅父提刑

不酌公荣有意哉,可能元亮此公侪。

但读离骚政须酒,不应须为菊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他饮酒并非只为公事显赫,而是可能像元亮一样与他志趣相投。
阅读《离骚》这样的诗篇,确实需要借助酒的陪伴,而不是特意为了赏菊而来。

注释

酌:饮酒。
公荣:公事显赫。
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代其人。
侪:同类,同伴。
离骚:屈原的长诗,象征着高洁的志向。
政须:确实需要。
菊花:古代文人常以菊花象征隐逸或高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呈毅父提刑》中的两句。诗人通过对“公荣”和“元亮”的引用,表达了对友人毅父提刑的评价。他暗示毅父并非仅仅追求官场荣耀,而是有着像东晋名士陶渊明(字元亮)一样的高洁情怀。诗人认为,在阅读《离骚》这样的深沉作品时,需要借助酒来激发情感,而毅父的品性并不只是为了追求菊花般的隐逸生活,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他对高尚情操的追求。通过这两句诗,晁补之赞扬了毅父的内在品质和独特人格。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拟乐府十二辰歌

鼷鼠食牛牛不知,牛不愿骍而愿犁。

虎噫来风皮见藉,兔狡宅月肩遭胹。

欲兆幽烽二龙死,独微晋泽一蛇悲。

失马吉凶方聚门,亡羊臧谷未宣分。

沐猴冠带去始惬,木鸡风雨漠何闻。

不须皎皎吠蜀狗,阮子与猪同酒樽。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一)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缥缈齐紫清。

周栏十二折,飞鸾结丹楹。

上有弦歌女,充耳以黄瑛。

当窗弄白日,颜若苕之荣。

阳阿奋哀响,梁欐有遗声。

不惜厉清商,零霜飞园英。

谁为听之者,皎皎自知明。

幸承遗褋眷,同车以遐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二)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下瞰阡与陌。

谷风丽百草,春华纷已白。

良时忽如此,驰景一何逼。

喟彼饭牛诗,终年守寒阨。

恭俭夙所敦,葛屦伤褊窄。

身为物逆旅,生乃远行客。

岂无百日蜡,乐此一日泽。

美人颜煌煌,奇服烂五色。

弹筝奋新响,杯酒纵相索。

斗鸡逐狐兔,六博呼一掷。

贫士悲失职,坎壈何所迫。

安知黄鹄举,随时振六翮。

形式: 古风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三)庭前有奇树

庭前有奇树,好鸟鸣喈喈。

朱荣被紫萼,采掇以忘怀。

弃置而不省,秋风凄以摧。

不惜朝华暮,君行殊未来。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