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宿排山道院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深山幽境的画面。首句“动静不可执”表达了世间万物变化无常,难以捉摸的哲理,暗示了道院所在之地虽静谧,但自然生命力仍在流动。次句“山深生暗喧”则以“暗喧”一词,形象地写出山中深处虽然光线昏暗,但仍有各种生物如鹤鸣猿啸,增添了生动的音响效果。
“霜寒警怨鹤,风远啸哀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动物的生活状态,通过鹤的警戒声和猿的哀鸣,传递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供饭誇云子"写出了道院僧侣们以云子(可能指素食)供奉,体现了清修生活的简朴。
最后,“为官号漆园”暗指诗人自己虽身在官场,但心向往道家的逍遥生活,与儒家的治国理念形成对比。“儒家衡斗政,莫与道人言”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政治的反思,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道人谈论超脱世俗的理想更为适宜。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官场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