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写神朱大年

笔头何在觅人知,镜里相看不自疑。

麟阁尽能图燕颔,龙沙谁复恨蛾眉?

千年名姓毛延寿,一代丹青顾恺之。

梦感九重终见召,艺精宁患不逢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赠给画师朱大年的作品,以赞美朱大年的绘画技艺和对历史人物的生动描绘。首句“笔头何在觅人知”表达了对朱大年才华的认可,暗示他的画技高超,无人能及。次句“镜里相看不自疑”则形容朱大年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极高的自信,连自己在镜中欣赏都感到满意。

第三句“麟阁尽能图燕颔”,“麟阁”指古代收藏功臣图像的地方,比喻朱大年的画作具有历史人物的威严气概,能描绘出如燕颔般的人物特征。第四句“龙沙谁复恨蛾眉”,“龙沙”泛指边塞,这里可能暗指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而“恨蛾眉”则指那些被忽视或埋没的女性形象,朱大年的画作弥补了这一遗憾。

第五、六句“千年名姓毛延寿,一代丹青顾恺之”,借用了毛延寿和顾恺之两位著名画家的名字,赞扬朱大年的艺术成就堪比古人,他的画作能够流传千载,如同毛延寿那样记录历史,又如顾恺之那样传神。

最后两句“梦感九重终见召,艺精宁患不逢时?”寓意朱大年的艺术才华终将得到朝廷的赏识,即使在动荡的时代,精湛的技艺也不会被埋没,他终究会遇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整首诗赞美了朱大年的绘画才能,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期望与鼓励。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送别唐克让还家

家山远在白云边,膝下相违又隔年。

万里壮游司马氏,数函书画米家船。

裁成綵服欢无已,遗却瑶华思惘然。

海内故人零落尽,别离多付酒尊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表兄萧文索处士

七十馀年亲弟兄,书来堪喜复堪惊。

杯中酩酊无虚日,枕上邯郸过此生。

老至音书宜有数,别来骨肉若为情。

遭逢洪武开新运,又十三年见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克让许寄酒,诗以趣之

春至遣怀惟恃酒,莫教花发酒来迟。

文章每与年俱进,世事还于老始知。

海岳几时吟雪梦,涔阳有约采兰期。

古音最爱朱弦曲,弹到高堂念别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月轩,为张令赋

思亲对月清宵坐,了却公家事可知。

白发已无重见日,清光还有再圆时。

叶间零露皆成泪,窗外栖乌总是悲。

大孝终身俱有慕,不辞为赋蓼莪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