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冰壶避暑

偏屋支岩稳,斜廊引路通。

虚明疑贮月,凄冷自迎风。

六月尤宜此,红尘不到中。

洒然无热恼,坐我广寒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夏日避暑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偏屋支岩稳,斜廊引路通。”两句开篇即勾勒出一处隐秘而坚固的建筑,其特点是紧靠岩石,廊道则蜿蜒曲折,为行人提供了一个幽静的路径。这里传递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虚明疑贮月,凄冷自迎风。”接下来的两句诗,则通过对光线和气候的描写,更深化了山庄之所以成为避暑佳地的理由。这里,“虚明”指的是柔和而不烈的光线,“疑贮月”则是说光线中似乎蕴含着月亮的清辉,既映示出夏日夜晚的凉爽,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而“凄冷自迎风”则直接表达了山庄所处之地自然形成的凉意,以及诗人自在地享受这种凉风的状态。

“六月尤宜此,红尘不到中。”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六月炎热时节,这个山庄才是最为理想的避暑胜地。这里,“尤宜”意味着特别适合,而“红尘不到中”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个地方远离喧嚣和污染,保持了一种干净和清凉。

最后两句“洒然无热恼,坐我广寒宫。”则直接展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心境。这里,“洒然”形容一种自然流露、无忧无虑的状态,“无热恼”则是说没有了夏日的烦扰。而“坐我广寒宫”则通过对山庄的称呼,表达了一种占有和享受的心情,同时也强化了诗人与此环境的融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避暑山庄的宁静美好,以及诗人在其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

收录诗词(205)

邓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庄石室清坐

时登大石楼,雅爱小石室。

欠伸欲打头,睡卧可舒膝。

明洁意自宽,深沉境逾寂。

藏春绝严风,生秋无畏日。

天设世莫知,神工鬼有力。

幼舆饱丘壑,马融富书籍。

洞门何尝扃,俗客自灭迹。

谁欤助微吟,幽虫声唧唧。

形式: 古风

中秋无月肯堂邀小酌赋三五七言

雨飘零,风凄清。坐念今夕月,知从何处明。

未须无月更作恶,但愿有酒常同倾。

形式: 词牌: 秋风清

中秋无月感而作歌

天时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

不见佳月默有感,试走退笔书其由。

去年此时汝川客,一病缠绵真险厄。

贪生强乐寸心酸,与死为邻片纸隔。

破窗髣髴光朦胧,推枕起来呼小童。

问云月高今几尺,答以云生俄灭踪。

拥衾独坐谩空想,纵有桂华未能赏。

重城几许追欢娱,终宴无聊徒怅望。

而今一榻烟村中,稍喜时同事不同。

世味淡薄幽意足,元和咽漱真气充。

步屧出门舒逸兴,清风洒面衣襟冷。

暗雨淅沥作寒声,浓云黯黪无光影。

月兮月兮胡寡情,故向良时多不明。

无乃韬光不自满,故能养兔得长生。

我今解悟月深意,荣华咄嗟复凋悴。

归来塞窗仍闭门,众人昭昭我独昏。

形式: 古风

丰城道中

西风著衣袂,凉意晓来加。

宿露眩光彩,朝阳湿精华。

人烟互疏密,物色兴叹嗟。

喧嚣鸭子市,萧索渔人家。

皂裙妇多跣,及冠男犹髽。

挽犁并双牸,截江横流沙。

佐饭缺蔬茹,作糜和鱼虾。

湖田不薅草,沙畦多莳麻。

露空立禾架,结屋卧牛车。

水叶枯荷芰,山果瘦梨楂。

乌桕动千树,杂木不一丫。

缘塍豆欲实,编篱槿才花。

三分莫问酒,一啜不可茶。

行行入暮烟,两两数归鸦。

联步得姻戚,浪语殊欢哗。

毕景自忘倦,所历不觉遐。

问宿于谁馆,有轩临水涯。

暗壁飞蝙蝠,皓月升虾蟆。

式盘叠饼饵,击缶出旧瓜。

携来尚馀樽,取酌如流霞。

少饮不必醉,遣兴固自嘉。

欲眠复出门,渔灯认蒹葭。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