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题为《巾帻山》,描绘了春日里山城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首联“春城东去海氛稀,城畔人烟绕翠微。”以“春城”点明季节与地点,城外海雾渐散,城边绿意盎然,人烟环绕,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山城图景。
颔联“山麓高楼开重镇,辕门晓角起晴晖。”进一步描绘了山城的雄伟与壮丽。山脚下高楼林立,构成了重要的防御据点;晨光初照,军营的号角声在晴朗的天空中回荡,象征着军队的警醒与准备。
颈联“九天云气三台近,百里江声一鸟飞。”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山城与天空、江水联系起来,云气仿佛触手可及,江声悠远,一只小鸟的飞翔显得格外宁静而自由,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和谐的意境。
尾联“极目苍茫忆明主,吴钩高接斗牛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怀念与忠诚。站在广阔的山城之上,遥望苍茫大地,心中涌动的是对明主的敬仰与忠诚,手中紧握的吴钩(古代兵器),仿佛与天上的斗星、牛宿相连,象征着保卫国家的决心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山城的壮美与诗人的家国情怀,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壮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