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帻山

春城东去海氛稀,城畔人烟绕翠微。

山麓高楼开重镇,辕门晓角起晴晖。

九天云气三台近,百里江声一鸟飞。

极目苍茫忆明主,吴钩高接斗牛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题为《巾帻山》,描绘了春日里山城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首联“春城东去海氛稀,城畔人烟绕翠微。”以“春城”点明季节与地点,城外海雾渐散,城边绿意盎然,人烟环绕,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山城图景。

颔联“山麓高楼开重镇,辕门晓角起晴晖。”进一步描绘了山城的雄伟与壮丽。山脚下高楼林立,构成了重要的防御据点;晨光初照,军营的号角声在晴朗的天空中回荡,象征着军队的警醒与准备。

颈联“九天云气三台近,百里江声一鸟飞。”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山城与天空、江水联系起来,云气仿佛触手可及,江声悠远,一只小鸟的飞翔显得格外宁静而自由,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和谐的意境。

尾联“极目苍茫忆明主,吴钩高接斗牛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怀念与忠诚。站在广阔的山城之上,遥望苍茫大地,心中涌动的是对明主的敬仰与忠诚,手中紧握的吴钩(古代兵器),仿佛与天上的斗星、牛宿相连,象征着保卫国家的决心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山城的壮美与诗人的家国情怀,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壮志的佳作。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游谢庄

谢家亭馆客心惊,径草无媒雨益生。

柳覆绮疏余迭藓,花摇石磴但流莺。

仇湖客散黄金后,精舍书闲白日声。

偶见门前双燕子,徘徊独有主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忠爱亭

危亭悬百尺,结构记兹年。

陟险消多病,凭高却万缘。

云边燕阙近,树杪越峰连。

谁会劳人意,西风一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抚松亭

我爱将军树,谁同国士忧。

沧波回远寇,极岛认归舟。

风堕钧天乐,云横卧月虬。

抚君频极目,西北有神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自取池

挠之亦浊,澄之亦清。名曰自取,濯足濯缨。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