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天元教显,正金莲朵朵,开遍时节。

士庶官僚咸仰奉,缘觉声闻心说。

悟者清凉,背之热恼,多口明真诀。

诸人着眼,照开千古心月。

了知诸相皆空,不生妄想,当体能消灭。

境界真实无染著,种种抑绝分别。

万境一心,现前孤觉,寂寂圆明彻。

净无可触,太虚一体无别。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天元教法显现,如同金色莲花盛开,正值盛季。
士人百姓和官员都尊崇它,缘觉者和声闻众内心欢喜。
领悟者感受到清凉,背离烦恼,明白真理的口诀。
众人用心观察,这能照亮千秋万代的心灵之月。
深知一切现象皆为空,不产生任何幻想,当下就能消解。
境界纯净无沾染,杜绝各种分别之心。
万般景象归于一心,眼前的觉悟寂静而圆满。
清净至极,无法触及,与太虚宇宙融为一体,没有差别。

注释

天元教显:指教义的显现。
正金莲:象征纯洁和智慧。
缘觉声闻:佛教中的两类修行者。
悟者:理解并领悟的人。
背之热恼:背离烦恼。
境界真实:指精神世界的纯粹。
万境一心:万物归于一心的禅定状态。
寂寂圆明:寂静而光明的内心世界。
太虚一体:指宇宙的广大无边。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天元教显》,作者虽然标注为刘志渊,但提供的内容并不符合该诗的格式和风格。"大江东去"是苏轼的名篇,而非刘志渊的作品。如果你想要鉴赏的是刘志渊的其他作品,还请提供正确的诗作。对于这首疑似误传的诗,它描述的是佛教教义中的修行境界,强调天元教的教义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以及对空性和觉悟的追求,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修行者内心的清凉与圆明。

收录诗词(56)

刘志渊(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令

两弦中,藏真造。阴阳返复,坎离颠倒。

二气驱驰入炉灶。烹煎按候,药林不耗。

异香馥郁风飘渺。金花吹绽,结成圆宝。

净明实相非草草。虚空一样,大光融照。

形式:

水龙吟

闲人闲乐琴书味。行货药囊符水。

顿然识破,沾名作解,蹉跎真计。枯木岩前累。

要撅劣、诸缘总弃。

剔开性月,时时不昧,忘神气,养虚体。

炼就不空真智。向太虚、神妙成器。

净明体态,纵横恢廓,一尘无翳。圆觉融三际。

具庄严、法身纯粹。

显如如了了,真常安住,彻无生理。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宦途驰骤心贪职。官事何时能毕。

力饶射日,名高为复,到今何济。休道功名遂。

好身退、紧寻归计。

啖古人糟粕,放怀湖上,泛扁舟,乐真味。

颖悟安闲云水,恣逍遥、坦然无累。

豁天宽胸臆,调神养气,无萦无系。性命俱相契。

露实相、混融三际。

看自强手段,斩钉截铁,把尘缘弃。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赠李元法

绵绵一气冲关节。熏蒸遍流百脉。

聚归乾鼎,象成龙虎,性情感结。

精变高超越,功七返、九还无阙。

炼成大药,通神显用,觉香味,遍身泄。

焕吐丹光皎洁。晃灵台、一点如雪。

常清常净,无馀无欠,圆明莹彻。

显出真心月,射宇宙、了无尘屑。

耸太虚法相,无生神妙,镇千万劫。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