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云山重叠溪水春,渔舟远去茫无津。

但见桃花万千树,寂寂何曾逢一人。

登岸萦纡绕山隩,壑转林开见原陆。

忽闻鸡犬隔烟萝,似有人家住深竹。

竹畔谁欤邂逅逢,衣冠不类今人服。

问知此地名桃源,阴阴亦有桑麻园。

自缘物外风光别,不比人间尘俗喧。

东邻西舍须臾集,争向渔郎问乡邑。

如今世上是何朝,从来此地无人入。

复云先世来此间,子孙遂尔不知还。

三春处处桃花雨,四顾茫茫青黛山。

渔郎自念何曾见,出山须当报州县。

身到仙家非偶然,再儗来从此游衍。

归途一一纪行踪,不谓云林即更变。

堪笑渔郎忆颇深,重寻迷却旧山林。

临风何必空惆怅,仙境由来不易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桃源行》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宁静的桃源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诗中“云山重叠溪水春,渔舟远去茫无津”两句,以山水为背景,渔舟远行,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孤寂的氛围。接着,“但见桃花万千树,寂寂何曾逢一人”则进一步渲染了桃源的静谧与隐秘,桃花盛开,却不见人影,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登岸萦纡绕山隩,壑转林开见原陆”描述了进入桃源的过程,山路蜿蜒,穿过密林,最终见到开阔之地。“忽闻鸡犬隔烟萝,似有人家住深竹”一句,通过远处的鸡鸣犬吠,暗示着桃源中有人居住,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

接下来,“竹畔谁欤邂逅逢,衣冠不类今人服”写出了诗人与桃源居民的相遇,这些人的装束与现代不同,暗示着他们生活的独特性。“问知此地名桃源,阴阴亦有桑麻园”揭示了桃源的名称及其丰富的农作物,进一步丰富了桃源的形象。

“自缘物外风光别,不比人间尘俗喧”对比桃源与外界的差异,强调了桃源的宁静与美好。“东邻西舍须臾集,争向渔郎问乡邑”描绘了桃源居民对外来者的热情与好奇。“如今世上是何朝,从来此地无人入”表达了对桃源之谜的探寻与向往。

最后,“复云先世来此间,子孙遂尔不知还”讲述了桃源的来历,以及世代相传的故事。“三春处处桃花雨,四顾茫茫青黛山”描绘了桃源四季如春的美景。“渔郎自念何曾见,出山须当报州县”表达了渔郎对桃源的感慨与对外界的提醒。“身到仙家非偶然,再儗来从此游衍”暗示了桃源的神秘与难以寻觅。“归途一一纪行踪,不谓云林即更变”记录了诗人离开桃源后的感受变化。“堪笑渔郎忆颇深,重寻迷却旧山林”表达了对桃源的深深怀念与寻找的困难。“临风何必空惆怅,仙境由来不易寻”则以乐观的态度收尾,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桃源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收录诗词(191)

陈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燉煌太守后庭歌

太守治郡人称贤,郡中无事时高眠。

近闻境内出异泉,甲兵不试人力田。

太守胸次何坦然,到来燉煌将五年。

谯楼角残月在天,后庭为我开锦筵。

红妆翠袖艳且鲜,金翘插鬓贴翠钿。

翩翩舞向画烛前,娇歌一曲欢无边。

明日欲行懒着鞭,如此乐事直万钱,太守爱我情独偏。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古大梁行

大梁城外绕蓁莽,繁华不见当年人。

信陵宾客散已久,魏王宫阙成埃尘。

何处往来车马市,斜阳枯柳鸣乌起。

歌舞散为烟雾空,衣冠变作蓬蒿里。

旧事凄凉何足论,古城坏堞至今存。

纷纷野鼠走穴外,唧唧寒螀鸣草根。

经过不觉伤怀抱,叠谢层楹成蔓草。

屠中壮士安在哉,何处夷门古时道。

几人富贵誇封侯,空遗白骨葬山丘。

年年只有黄河水,还绕大梁城北流。

形式: 古风

寄宿田家

杨柳垂垂水满陂,田家茅屋住于兹。

每闻鸟语知春候,常听蛙声卜岁时。

雨过田间留虎迹,泉鸣檐外落鱼池。

日暖机声响萝薜,夜深灯影隔茅茨。

留人共酌樽中酒,邀我閒题壁上诗。

苦竹丛边叫姑恶,菰蒲汀畔集鸬鹚。

解招陶令来同隐,却笑杨朱枉泣岐。

今宵借宿情难尽,明日临风那忍辞。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绿波漾漾芙蓉池,粉墙杨柳窣地垂。

自怜玉貌金闺里,误嫁五陵年少儿。

五陵年少多轻薄,结交豪侠轻许诺。

扬鞭紫陌竞驱驰,醉酒青楼恣酣乐。

击鞠每来桃李园,或过韦曲借花看。

着处遨游不回顾,岂惜春闺花易阑。

燕语莺啼春欲晚,走马章台竟忘返。

捲上珠帘颦翠蛾,草色青青望中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