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苏丈人园亭内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
首句“秋晚篱门静”,点明时间与地点,秋夜的宁静与篱笆门的静谧相映成趣。接着,“茅斋颇自宽”一句,透露出主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自在。
“林香柑子熟,露气菊花团”两句,以柑橘的香气与菊花的露珠,渲染出园中的清新与生机。“奁内茶能给,瓶中粟可餐”则展示了园中丰富的食物资源,以及主人对自然馈赠的珍惜。
“杏收双虎卧,橘堕一猿看”描绘了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早秫催儿酿,霜菰荐客盘”则体现了园中酿酒与美食的制作活动,展现了生活的艺术与乐趣。
“烟凝松几润,月湿竹庭寒”通过烟雾与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石铫醒还煮,风琴醉几弹”则展现了园中日常生活的闲适与雅致。
“自堪蓝尾酒,何愧笋皮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满意与自信。“金涧陶弘景,山园管幼安”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丹书窥玉笥,宝剑闳玄坛”暗示了园中可能藏有珍贵之物或神秘之处。“海衲求碑至,渔人认路难”则描绘了访客与园主之间的互动,增加了故事性。
最后,“三桥藏野色,二水带江湍”、“井臼通邻舍,桑麻近药栏”、“尘缨何日濯,来把钓渔竿”等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园景的美丽与生活的恬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丈人园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